話說邵雍五十多歲時,父親邵古(伊川丈人)去世。邵雍程顥伊川神陰原(今伊川縣伊水西紫荊山下)「用葬書,不信陰陽拘忌說」選擇了一塊墓地予以安葬。但是過了數年,邵雍同父異母弟弟邵睦猝死於東籬之下。他弟睦手足情深,詠詩數首表思念情。
邵雍數,對事物成敗,人禍福修短,算得來無毫髮錯。如指此屋,知起於何時,某年月日而,無有不準。 《宋史》稱他「遇事能前知」。但這樣一位空前後易學大宗師,葬其父時不用葬書不信陰陽,葬後數年死其同父異母弟弟,什麼呢?
一天邵康節先生外出雲遊走了很多很多路,口十分乾,看見一家莊園,他討水喝。裡面走出一位老太太,讓他門外等著,她去拿水。邵康節先生了很久很久,心生抱怨。了半天後,終於水拿來了,大碗盛著,想口喝,卻不料上面撒了很多米糠,而且十分燙!邵康節先生憤恨,想這老太太折磨,心腸毒,但口渴,只能忍氣吞聲,邊吹散米糠,吹冷開水,一點點喝,喝完後兩人聊了幾句,老太太得道他是風水大師邵康節先生幫忙指點一處風水寶地!邵康節先生找了一個普通地方,老太太滿心全家搬了過去。過了若干年,邵康節先生因事路過此莊園,沒想到這裡花紅柳綠,之前向榮,一片吉祥。邵康節先生實在,於是要求求見主人,老太太滿心高興說他指了一處地方,邵康節先生詢問起當年事情,她聽後微笑著說,這一帶方圓幾公里沒有人家,你來這裡走了很多路,馬上喝水,身體,讓你會,是平息你氣息,稍作修整,冷水傷身,因此換上開水,加上米糠,是希望你喝,一下子喝口水,身體邵康節先生聽了十分汗顏,十分。從此,他放棄了看任何風水,註於自身修行。因為,他於明白,風水是一個人善心,比法是因果。一個積德修行人,不言自明!其實,有時菩薩我們愛如這碗熱水,多麼用心良苦啊,而我們一顆凡夫心,急貪,怎能體會佛情呢?算計,不如一顆心!境心造。所以改變自己,可能因此改變世界。
平生不作皺眉事,天下應無切齒人。斷送落花案用雨,裝添舊物需春!幸逢堯舜主,且效巢作外臣。六十病夫宜揣分,監司苦開陳?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出去讓多人知道吧!本站內容充實,博大精深,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點擊「搶先收到資訊」瀏覽吧!請您繼續閱讀來自 風水 精彩文章:
一天邵康節先生外出雲遊走了很多很多路,口十分乾,看見一家莊園,他討水喝。裡面走出一位老太太,讓他門外等著,她去拿水。邵康節先生了很久很久,心生抱怨。了半天後,終於水拿來了,大碗盛著,想口喝,卻不料上面撒了很多米糠,而且十分燙!邵康節先生憤恨,想這老太太折磨,心腸毒,但口渴,只能忍氣吞聲,邊吹散米糠,吹冷開水,一點點喝,喝完後兩人聊了幾句,老太太得道他是風水大師邵康節先生幫忙指點一處風水寶地!邵康節先生找了一個普通地方,老太太滿心全家搬了過去。
過了若干年,邵康節先生因事路過此莊園,沒想到這裡花紅柳綠,之前向榮,一片吉祥。邵康節先生實在,於是要求求見主人,老太太滿心高興說他指了一處地方,邵康節先生詢問起當年事情,她聽後微笑著說,這一帶方圓幾公里沒有人家,你來這裡走了很多路,馬上喝水,身體,讓你會,是平息你氣息,稍作修整,冷水傷身,因此換上開水,加上米糠,是希望你喝,一下子喝口水,身體
邵康節先生聽了十分汗顏,十分。從此,他放棄了看任何風水,註於自身修行。因為,他於明白,風水是一個人善心,比法是因果。一個積德修行人,不言自明!其實,有時菩薩我們愛如這碗熱水,多麼用心良苦啊,而我們一顆凡夫心,急貪,怎能體會佛情呢?算計,不如一顆心!境心造。所以改變自己,可能因此改變世界。
平生不作皺眉事,天下應無切齒人。斷送落花案用雨,裝添舊物需春!幸逢堯舜主,且效巢作外臣。六十病夫宜揣分,監司苦開陳?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出去讓多人知道吧!本站內容充實,博大精深,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點擊「搶先收到資訊」瀏覽吧!請您繼續閱讀來自 風水 精彩文章:
平生不作皺眉事,天下應無切齒人。
周敦頤是二程老師,程頤論及陰陽五行時,發出一句感嘆說:“惟見周茂叔語及此,然不及先生有條理。”這位周敦頤論述得有條理”先生邵雍。
朱熹認為邵雍周敦頤,是宋明道學鼻祖,是邵雍並非儒門,他思想有很多道家成分。邵雍自己說:“老子得《》體,孟子得《》之用。“另有詩云:“善設稱周孔,能是老莊”。合儒道而為一,是邵雍思想大特色。
有人問朱熹“康節莊周?“朱熹回答說:“康節。”他認為邵雍莊子是一類人,莊子見識邵雍,氣質豪放。
莊子自稱“聖人工乎天而拙乎人”,他看破宇宙,超出了六合之外,從而領悟人世,喜歡“獨與天地精神往來”,寧可逍遙寢臥於無用大樹之下,願意做廟堂之上亡龜,強調逍遙而無為。
邵雍著《皇極經世》,觀遍十二萬年萬物消長數,云“治亂興廢,著見於方策。吾能一以貫之,如身歷。”他境界可謂莊周相差無幾,但他本人並像莊周、嵇康那樣“放蕩於形骸之外”、“名教而任”。相反,邵雍活得,一部《伊川擊壤集》,核心便是“安樂”兩個字。像程顥《邵堯夫先生墓誌銘》裡說那樣ーー先生迫,所而論之,可謂安且成矣。
邵雍沒有背棄名教,這是他儒學成分。程顥評價邵雍莊周別時說:莊周,寓言,要入他放蕩場。堯夫有理,萬事出於理,以為有理,故要得縱心妄行總不妨。
莊周:道教南華真人,先秦思想家、哲學家
應命而生,順命而死
邵雍祖父邵德、父親邵古都是終生不仕隱士,他們喜歡讀儒書,是邵雍家學淵源。邵古擅長聲音韻律,寫了三十篇關於古今正切文章,後收錄到《皇極經世》裡。
邵古娶了李氏妻,他母親張夫人對李氏嚴厲。一天,李氏實在不能忍受,想要,那天她做了一個夢,夢見有神人賜她一杯羹,說:“無自盡,生佳兒”,李氏這放棄了自殺念頭。
懷孕後,李氏一天一天,醫生她開了一劑藥方。夜裡,李氏做了一個夢,夢見寢室門前左右兩邊有一株木瓜樹,左邊結果,右邊枯萎了。後來,她生下了兩個孩子,一個是邵雍,另一個是死去女嬰。
十多年後,李氏病臥床,看見月色中有一名少女拜於堂下,少女哭著說,母親誤信庸醫,用藥錯誤,毒死了我。李氏哭著說,這是命。少女反問如果是命,什麼哥哥邵雍活了下來,死是她呢?母親流淚說:汝死兄獨生,乃命。 “少女聽完這話,離去。
邵雍這個故事說給了他兒子邵伯溫,邵伯溫它寫進了《邵氏聞見錄》裡。宋神宗熙寧十年夏天,邵雍臨死之前告訴兒子,說他做了一個夢,夢見有白鶴天空飛下來,導引他行於山之中,後司馬光、呂公著人一個驛亭,他回頭看了一眼,見到牆上寫著“幹秋萬歲”四個大字,因而知道自己即要死了。所以告訴孩子們“吾神往矣,無以醫藥相逼”,後邵雍離開了人世。
刻苦學道,不仕
邵雍年喜歡到各處去遊學,一次夜行晉州,跌落到懸崖下,同行人一起攀岩下去找他,發現他沒有受傷,摔壞了一頂帽子。李夫人他四處出遊,思念,每天倒誦佛書。母親病故後,邵雍外出,他建築了一所居室住百源上,母親守喪。
李挺共城縣令時,聽聞邵雍學,於是問邵雍說:“子何學?”
李挺說:“科舉之外有義理學,子知之乎?”
邵雍說:“,願受教。”
李挺問:”義理之外有物理學,子知之乎?”
邵雍說:“,願受教。”
李挺:”義理之外有物理學,子知之乎?”
邵雍只得回答:“,願受教。”
不料,李挺問:“物理之外有性命學,子知之乎?”
邵雍還是說:“,願受教。”
於是李挺從穆修那裡學來性命學傳授了邵雍,而穆修老師華山老祖希夷先生陳摶,所以邵雍是陳摶三傳弟子。
,邵雍有自己見解,他李挺求學時候,說:“先生微開其端,其說”。表明自己有獨立思考願望,並不想全盤接受老師灌輸。
三年百源學道日子裡,邵雍設床,晝夜危坐獨思,冬天火爐,夏天不用扇子。他《周易》貼滿牆壁,每天通讀幾十遍。後來跟李挺一起去河陽,寓居州學。因為貧窮,他食物去換取油燈來讀書。人們見到他,說”誰苦學如秀才者”。所以,邵雍邵伯溫說:“吾歲遊學有所立,。程伯淳、正叔雖為名士,本出貴家,其成就矣”。
後來,邵雍感嘆說:“昔人尚友於古而吾嘗及四方,!”於是離開書齋,外出遊學,足跡遍布吳、楚、齊、魯、梁、晉地,定居洛陽。建立了自己思想體系,是李挺後學,二程說:“邵堯夫數法出於李挺,堯夫推數方及理。”
程顥說邵雍“自雄其材,有大志”,不過他志向並不是世俗名、立大業,而是玩心高明、安時處順。邵雍能夠觀於天地運化,陰陽消長,以達乎萬物変”,但他追求是“頹然其,其歸”。
邵雍一天沒有出來做過官,《伊川擊壤集》裡我們可以讀到許多類莊子“持竿不顧”佳句:
鵷鴻自有江湖樂,安用區區設綱羅。 (《謝富丞相招出仕》)
村落桑榆晚,田家禾黍秋。民間,待封侯? (《遊洛川初出載門》)
天地有常理,日月無遁形。飽食高眠外,。
雖乏伊呂才,不失堯舜氓。身作相,然後太平。 (《書事吟》)
二程:北宋思想家、哲學家,理學創始人之一
延伸閱讀…
交遊,人緣
邵雍三十九歲後遷居洛陽,住到病故。洛陽期間,交遊了許多朋友。
程顥和程頤是程珦兒子,邵雍兄長禮來和程珦相待。二程父親去天津橋訪問邵雍,他們月陂上歡飲談笑。第二天,程顥周純甫說:“堯夫,內聖外王之學。惜其年老矣,無所用於世”。邵雍妻子王氏每次說到程頤,稱為“程三秀才”,可見二程晚輩禮來邵雍交遊。
話題從說起,地說到了風水。說到風水一類話題,氣氛顯得起來,人茫然起來,抬首往村外望去,麥苗青、菜花黃,田疇連綿,讓人有一種曠遠而無助感。
於是,父親開始講故事了。
從前,有一戶人家,請風水先生給父母看墳地。
主人風水先生村南,走聊。
此時正值杏子黃熟,行至離主人家地處時,主人突然停住腳步說:「先生,咱們南走了,到村西地裡看看。」
主人說:「我家村南地裡有幾棵杏樹,樹上有一窩斑斑(方言,即斑鳩),你看南邊杏林上斑斑飛,怕是有娃摘(偷)杏兒呢。咱們這下過去,娃們一駭怕(方言,即受驚嚇),樹上掉下來摔著了咋辦呢?」
風水先生將羅盤一合,放入褡褳,主人一抱拳:「主人家,你這墳地不用看了,埋到阿噠(方言,即哪兒)是風水寶地,子孫必賢。」
父親說完這個故事,原本場面一下子活躍起來了。
昨天,葉柏暉先生我講了另外一個有關風水故事。
從前有位風水先生,進山尋找風水寶地,山裡走了幾天幾夜,迷了路,飢,萬分。後他於山上轉出來,走到山下一個村子,見一戶農家柴門開著,氣喘吁籲地過去叩門。
一農婦正在忙家務,見風水先生叩門,他讓了進去。
風水先生問:「大嫂,能不能討碗水喝?」
村婦葫蘆瓢舀了一瓢水,遞他,問了聲:「你怎麼氣喘吁籲?」
風水先生說:「山裡迷了路,急累,飢,嗓子眼兒冒煙了。」
延伸閱讀…
村婦轉身身邊草料筐里抓了一把餵驢乾草,扔到瓢裡,將水瓢遞給風水先生:「你。」
風水先生覺得受了莫大侮辱,但是,面一瓢水,饑渴交加他是接過來,地吹著乾草,小心地喝了起來。
風水先生這戶農家住了幾天,農婦一家待他十分周到熱情,是一戶人家。
風水先生附近看中了兩塊風水寶地,臨告辭,他感謝農家招待,想報答,但心中那乾草耿耿於懷,次一點那塊地指農家看:「這是塊風水寶地,將先人葬於此,家。」
十多年過去了,雙方未通音信。後來,風水先生一次路過該地,見一戶深宅大院人家正在辦喜事,一問,方知是本地富戶。風水先生上門,見大戶人家主婦,當年招待自己那位農婦,那農婦已成老太太。
老太太風水先生當年指點十分感激,賓主晤談極歡。風水先生忍不住問:「大嫂,當年面,您為何待我那麼,我水瓢裡撒了一把乾草?」
婦人一愣,繼而大笑:「先生誤會了,您不是氣喘吁籲,說自己幾天飢,嗓子冒煙了嗎?我水瓢直接遞您,您要是大口地喝涼水,那肺喝炸了?我水裡撒點東西,是為了讓您地小口喝。」
話未了,風水先生淚流滿面。
風水先生姓邵,名雍,世稱百源先生,北宋理學家。
風水先生姓邵,名雍,世稱百源先生,北宋理學家。
風水是科學,我們古代建造塔廟得選風水寶地,這樣香火會,利於寺院傳承,利於修行人修行。但風水是我們善念,因為積善業,福雖到,但禍離。記憶中,父親不止一次說過這個故事。話題從說起,地說到了風水。
我記憶中,父親不止一次說過這個故事。話題從說起,地說到了風水。說到風水一類話題,氣氛顯得起來,人茫然起來,抬首往村外望去,麥苗青、菜花黃,田疇連綿,讓人有一種曠遠而無助感。於是,父親開始講故事了。從前,有一戶人家,請風水先生給父母看墳地。
今天,給大家講兩個故事從前,有一戶人家,請風水先生給父母看墳地。此時杏子黃熟時,行至離主人家處,東家停住腳步說:「先生,咱們南走了,到村西地看看」。
說起風水,人們印像中,風水先生拿個羅盤,瞅東瞄西,然後伸出左手,掐掐算算,像好人,我之前觀念裡,這封建迷信,騙人。
大家,我是梵淨,感謝平台我這個機會,讓我可以大家一起分享一些關於算命,風水,八字一些知識。
從前有位風水先生,山裡走了幾天幾夜,迷了路,飢,萬分,後於走到山下一個村子,見一戶農家氣喘吁籲地過去叩門。
有一次,邵雍進山尋找風水寶地,山裡迷了路,兩天滴水進,十分。,他山裡走了出來,看見了一戶農家。
刷朋友圈時,看到知名校友暨導演王樂濤發了一句:「風水是人品」,讓我回想起許石林先生總結這句話時兩個本原故事。故事一:從前,有一戶人家,請風水先生給父母看墳地。風水先生村南,走聊。
“宋五子”之一邵雍(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神宗熙寧十年,1011年~1077年)河北涿州人,後居洛陽,對《經》有研究。關於他奇事流傳,令人嘖嘖稱奇。
某年春天一天,邵雍到洛河橋頭擺了卦攤。臨近中午,一位老農過來問道:“早上出門時,總覺著會有事,這,菜賣完了急急忙忙往回趕,您算算是吉是?”邵雍讓他抽個字,農彎腰拿了一個遞給邵雍說:“我大字不識,還是請先生明示吧。”邵雍一看是一個“筷”字,抬頭農說:“,您今日中午有口福,回家吧,晚了趕不上了。”老農聽完,自言自語說:“只求無事行,哪敢甚麼好事喲。”說完便走了。農回到家,他外甥見他說:“我兩個時辰了,見你回準備走了,今日是我爹六十大壽請你去喝酒。”老農換了件乾衣服,高興赴宴去了。
農離後半個時辰,午時過,邵雍收拾卦攤回家休息,南邊車上跳下一人:“請先生留步,聽說先生神機妙算,有意請您看看命運如何,今日巧遇,望先生垂教。”邵雍讓其抽個紙捲,此人揀了一個拆開是個“筷”字,望著邵雍心裡七上八下。邵雍說:“這個‘筷’字,乃不吉之兆,你今日遭水淋之災,望處處小心。”此人看看天氣,萬裡無雲,個謝字說上車回家了。一路上馬加鞭,直到家門口才出一口氣,心說:“到家了見著一個水珠,可見邵氏一派胡言。”話音落,一盆髒水澆了個著。是老婆不知他回家,一鍋涮鍋水潑出,讓匆忙趕回丈夫遇上。
當天下午,邵雍走到橋頭,見一人那兒等候。邵雍坐,那人甕聲甕氣說:“老先生,我看看今天運氣。”邵雍讓其抽取一個紙捲,那人不假思索拿起一個遞給邵雍。邵雍一看 是一個“筷”字,驚嘆:“!”
那人催他說,邵雍說:“這個‘筷’字上看,你今天有關籠災,你性情,不免要招災惹禍,望慎行事。”那人說:“我待在家裡出門,看會會招災惹禍。”說完,揚長而去。那人回到家中,蒙上被子睡,一會兒鼾聲如雷。不料,一位婦女罵醒,是他家豬糟蹋了那婦人菜園子。他火冒三丈,衝出去與之罵,笨嘴拙舌對方罵急了,伸手一拳。那女人本來有病,一拳下去,倒地沒氣了。不到一個時辰,來了幾個衙役他抓走關進了。
熙寧十年夏天,邵雍開始感覺到自己身體有些。有一次和司馬光人閒談,笑著說:“我要觀看萬物輪迴去了。”程頤擔心說:“先生病,他人愛莫能助,您自己可要想辦法調養調養。”邵雍卻坦然說:“調養沒用啊。”
到了秋天,邵雍病了,一天到晚躺床上。司馬光、富弼、張載和程頤、程顥幾位朋友,天天來看望他,守候他身邊。邵雍雖然四肢不能動彈,頭腦十分,誰來了和誰談這談那,講起學問來滔滔滔不絕。
有一回程頤來看望邵雍。臨走時邵雍說:“看來我們要了。”程頤不免有些心酸,問邵雍道:“先生有甚麼話要留我嗎?”邵雍說:“要使面前道路一些,路了自己之地沒有,怎麼能使人行走呢?”程頤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