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筠松風水書籍哪裡找】楊筠松風水書籍有哪些 |楊筠松風水書籍 |楊筠松風水書籍 |

【楊筠松風水書籍哪裡找】楊筠松風水書籍有哪些 |楊筠松風水書籍 |楊筠松風水書籍 |

風水,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一塊閃爍著光彩寶石,千年仍熠熠生輝。而江山代有人出,風水學一代宗師,傳說中風水大家楊筠松。

楊筠松,名益,字叔,號筠松,爲唐朝地理風水學家,擔任唐僖宗朝國師。爲其地理風水術行於世,多使貧者,所以世人稱其爲「救貧」先生,後人由此稱其爲「楊救」。

楊筠松作品,計有《疑龍經》、《撼龍經》、《立錐賦》、《黑囊經》、《三十六龍》、《青囊奧語》、《一粒粟》、《都天寶》、《天元烏兔經》、《葬法倒杖》、《天玉經·內傳》、《天玉經·外編》書。其著述爲後世風水家推崇。

全書分三篇,介紹如何山水地勢尋找龍脈,上篇論幹中尋枝,關局水口爲主,中篇論尋龍到頭,看面背朝迎之法,下篇論結穴形勢。

事實果真如此嗎?這許多書中,哪本是楊筠鬆著作呢?

此書六章,分爲認、分兩儀、求四象、倍八卦、倒杖十二法、二十四砂葬法。

風水,是我國傳統文化寶庫中一塊閃爍著光彩寶石,千年仍熠熠生輝。而江山代有人出,風水學一代宗師,傳說中風水大家楊筠松。那麼讓風水學入門來告訴你,楊筠松風水書籍有哪些。

楊筠松,名益,字叔,號筠松,為唐朝地理風水學家,擔任唐僖宗朝國師。因為其地理風水術行於世,多使貧者,所以世人稱其“救貧”先生,後人由此稱其“楊救”。

楊筠松作品,計有《疑龍經》、《撼龍經》、《立錐賦》、《黑囊經》、《三十六龍》、《青囊奧語》、《一粒粟》、《都天寶》、《天元烏兔經》、《葬法倒杖》、《天玉經·內傳》、《天玉經·外編》書。其著述後世風水家推崇。

《疑龍經》: 全書分三篇,介紹如何山水地勢尋找龍脈,上篇論幹中尋枝,關局水口主,中篇論尋龍到頭,看面背朝迎之法,下篇論結穴形勢。

《撼龍經》: 此書屬堪輿一脈,乃是風水地形脈絡方面權威聖典, 它稱作是中國古代測繪學代表,古代許多皇帝找風水師,選擇龍脈時便是來挑選。

《葬法倒杖》: 此書六章,為認太極、分兩儀、求四象、倍八卦、倒杖十二法、二十四砂葬法。

百度百科“楊筠松”詞條中說,《疑龍經》、《撼龍經》、《立錐賦》、《黑囊經》、《三十六龍》、《青囊奧語》、《一粒粟》、《都天寶》、《天元烏兔經》、《葬法倒杖》、《天玉經·內傳》、《天玉經·外編》書是楊筠松著,由此看來,楊筠鬆著述可謂是十分了。

◆①“有橫列朝者,若是橫朝似衙喏”這一句中“橫列朝”“為宋代橫行諸司使,屬於宋代武臣官階,參皇帝時列成橫行”,“‘衙喏’一詞作‘牙喏’,即指兵卒聲喏”,“二詞宋時所出製度詞”。

我們來匯總一下,歷史上有記載楊筠鬆著作。筆者統計,各書見題楊筠松作書有:

總計有21種多,其中哪本是楊筠鬆著作呢?

《地理口訣》一書現在看不到,載於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二“《地理口訣》一卷,不知何人所集。曰楊筠松、曾楊乙、黃禪師、左仙、朱仙桃、範越鳳、劉公、賴太素、張師姑、王吉,十家。”

陳振孫記載,這本書當時作者有十家多,應該是託名,並非楊筠松作,起碼不能確定是楊筠松作。

《楊公遺訣曜金歌並三十六像圖》現在看不到,載於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二,“《楊公遺訣曜金歌並三十六像圖》,楊即筠松,人號楊救。”“楊即筠松,人號楊救”是陳振孫書名中“楊”字註解,並不是說這本書是楊筠松作。

這本書“楊公遺訣”名,可能是楊筠鬆自己寫。是後人整理楊筠松遺留口訣,或者後人偽託作,楊公名以抬高書價。

程肖力《楊筠鬆生平、師承關係及著述考》認為“與前面提及《地理口訣》一樣,此書像是後人彙編楊公相地口訣,區別於《楊公遺訣》專錄楊公一人”。

奇怪的是,這本書名中“三十六像圖”。筆者所知,風水中極少有“三十六”命名方法。紫微斗數中有“三十六曜”,大六壬中有“三十六禽”(見《六壬用三十六禽秘訣》)。

書名中有“曜”字有隻式法中有“三十六”這個數字,筆者懷疑這本書主要講是天星內容,而不是形勢內容。

延伸閱讀…

楊筠松風水書籍

風水:楊筠松風水書籍

《宋史·藝文志》載:“楊救,《正龍子經》一卷”,這本書現在看不到。

雲南師範大學李賀《楊筠鬆生平著述考略》認為“此處楊救貧即楊筠松,《正龍子經》見,實際情況無考證”。

南宋王炎 《雙溪類稿》卷二十五《送曹成序》中說“有所謂《行程記》、《龍子經》猥俚,士大夫復可稱說矣。”這裡《龍子經》應該《宋史》中所載《正龍子經》,顯然,王炎是十分看不上這本書。

《撼龍經》《疑龍經》《葬法倒杖》《青囊奧語》《天玉經》書見於《四庫全書總目》,而且說是“舊本題唐楊筠松撰”。

雲南師範大學李賀《楊筠鬆生平著述考略》引《四庫全書總目·》所說:“灼贗造者,題曰本題某代某人撰”,並且此認為“由此可見,以上有關楊筠鬆著作,四庫館臣認為是偽作。”

南宋末年江西人謝枋得《謝迭山集》卷二中說“楊君南川,挾風水術遊富貴家,而,誦楊救貧所著《三龍經》。”

這裡說“三龍經”,很可能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二所說《龍髓經》《疑龍經》和《辨龍經》這三本書,而《直齋書錄解題》中說這三本書作者是“無名氏”。

餘格格《宋代風水文獻研究》認為“《疑龍經》一書唐人所撰,而為宋人所著”。

◆①“有橫列朝者,若是橫朝似衙喏”這一句中“橫列朝”“為宋代橫行諸司使,屬於宋代武臣官階,參皇帝時列成橫行”,“‘衙喏’一詞作‘牙喏’,即指兵卒聲喏”,“二詞宋時所出製度詞”。

延伸閱讀…

傳說中的楊公:楊筠松風水書籍有哪些

作者-楊筠松

◆②“淮甸州縣水尾,夔峽山嶺是城隍”句中有“夔峽”一詞,而“唐代瞿塘峽指代長江三峽,宋代始稱其夔峽”。

◆③“長安帝垣星外峙,巨武出龍生出勢,京師落垣局中,狼星夾出巨門龍”句中“‘帝垣’一詞,後面‘垣局’應,指是星垣”,而“‘帝垣’一詞,唐時乃指京都城垣”,“至於宋時產生了新義……指紫微垣”。

程肖力《楊筠鬆生平、師承關係及著述考》認為“宋時,《疑龍經》並不題楊筠松作,其視為楊筠松著作年代,當在宋以後、清乾隆以前,且《疑龍經》史籍記載歷史《撼龍經》。”

余格格考證可知,《疑龍經》並非唐人所撰,《疑龍經》《撼龍經》可能是唐代楊筠松作了,除非楊筠松不是唐代而是宋代人。

程肖力考證,“提及《撼龍經》一書是明萬曆《吉安府志》:‘達僧,姓劉氏,居安福下村水南院。師司馬頭陀,善地理之術。所著有《撼龍經》《天元一炁》諸書,世有傳之者。’達僧,宋吉安府安福人,《江西古今書目》錄其《撼龍經》作者,並置於宋朝部分。”

考證,現在所能看到《撼龍經》為明代晚期版本。

現存傳本《青囊奧語》,彭古輯《地理七書》本及明末復初《曾氏龍水經校》。

今存《天玉經》版本為明李國木《地理大全》本、明彭古輯《地理七書》抄本,其餘清人傳抄本。

清人丁芮樸認為《青囊奧語》和《天玉經》不是楊公所作,他說:墓書名青囊者,始於宋人,唐以前無有。此附會《郭璞傳》語為,不知璞傳云《青囊中書》明言是五行、天文、卜筮之術,並非相墓書。檢勘其詞,掇拾宋儒説,如周子、蔡西山圖書及宋代始出《葬書》。 《青囊奧語》言五行凡二見,《天玉經》言五行十一,而《撼龍經》雲“龍家不要論五行”,此顯然舛異者。 ……《青囊奧語》雲:“見郭璞出現。”不知郭璞《葬書》晚出,非楊所及見。云:“顛顛倒,二十四山有珠寶。順逆行,二十四山有火坑。”此元陳致虛語,乃丹家修煉術。云“太極分明有圖”,此宋後人說。 ……其依託跡,即於書內灼然可驗。

《葬法倒杖》一書題唐楊筠松撰,見以前書志目錄記載,收錄於《四庫全書》及《地理大全》,是書分“葬法”、“倒杖”兩部分。

余格格考證,葬法部分”內容廖禹《十六葬法》進行勘,發現二者個別語詞、語句上增衍缺失,大體。但《十六葬法》另有各種葬法總結……實際上,《十六葬法》是廖禹《扒砂經》卷三《金寶經十六大做法總圖》中輯錄而出”。

餘格格認為《葬法倒杖》“其成書時間廖禹之後,蔡牧堂之前。”此書應是宋代書,可能是楊筠松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