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身邊老輩人說瀋陽是個福地、寶地,無論水災也好、地震也罷,過而不入,瀋陽這個城市造成任何。這顆關外明珠、遼寧省省會城市,天遼地寧,百姓安居樂業、一派祥和景象。
想來,確實如此。公元前300年,燕國此建城開始,瀋陽城歷時二千餘年,可謂歷史,聽說有什麼災害發生。
到了清朝,瀋陽(當時叫做盛京)享有“一朝地,兩代帝王”美稱,其重要性,於清王朝來說,可謂龍興福地。
中國成立後,瀋陽成中國重工業基地,譽為“共和國裝備部”,有著“共和國長子”和“東方魯爾”美譽。
瀋陽歷史文化氛圍,古建、民國建築歷史遺跡遍布瀋陽各地。而修建於瀋陽城東西南北四塔和渾南白塔堡白塔受瀋陽人喜愛。
據史料記載:清太宗皇太極於崇德八年(1643年)仲春敕令,盛京城為中心,於東、南、西、北各距中心廟2.5公里左右之所修建四塔、四寺,即東塔永光寺,取“慧燈普照”意;西塔延壽寺,取“虔祝聖壽”意;南塔廣慈寺,取“普安眾庶”意;北塔法輪寺,取“流通正法”意。白塔,位城南白塔堡地區。此塔清末時,日俄戰爭損毀,於百年後修建。
建築理論太極八卦:一元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像生八卦。 (一元指盛京鳳凰樓,兩儀指鐘樓、鼓樓,四象指四塔,八卦指八門八關)
東塔位於瀋陽市東區東塔街2號,是護國永光寺附屬建築物,是瀋陽八景之一,人稱“東塔春耕”。始建於清太宗1643年(清崇德八年),1645年(清順治二年)竣工。
據《盛京通志》記載:永光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鐘鼓樓二座、山門三楹。寺東寶塔一座,禪堂僧房二十四間。乾隆帝禦筆親題“慈育群靈”,懸於永光寺大殿之上。
東塔附近便是東塔機場,該機場“東北王”張作霖於1921年修建,原名奉天東飛行場。桃仙機場建成使用以前是東北地區和機場,城市東向發展,現該機場停止使用。
南塔位於瀋陽市南區文萃路附近,是護國廣慈寺附屬建築物。始建於清太宗1643年(清崇德八年),1645年(清順治二年)竣工。
據《盛京通志》記載:廣慈寺原有大殿五楹、碑亭二座、天王殿三楹、鐘鼓樓二座、寺南塔一座、山門三楹……。乾隆帝禦筆親題”心宏彼岸”,懸於廣慈寺大殿之上。
南塔附近便是南塔鞋城,是全國鞋類產品批發市場之一,國內外享有知名度。很多鞋類批發商、零售商,來此地上貨轉銷售。
西塔位於瀋陽市和平區敦化路20號,是護國延壽寺附屬建築物。始建於清太宗1643年(清崇德五年),1645年(清順治二年)竣工。乾隆帝禦筆親題“金粟祥光”,懸於延壽寺大殿之上。
西塔是瀋陽地區民族聚集區,匯聚了朝鮮族民族精華,可以說是吃貨一條街,西塔冷面,朝鮮族風味烤肉,會讓你留戀忘返。
北塔位於瀋陽市陵東街道北塔街,是護國法輪寺附屬建築物。始建於清太宗1643年(清崇德八年),1645年(清順治二年)竣工。
努爾哈赤給出理由是:瀋陽四通八達處。西征大明,都爾鼻(今彰武)渡遼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鮮,清河路可進。瀋陽河通蘇蘇河,於蘇蘇河源頭處伐木,順流而下,材木不可勝用。出遊打獵,山獸多。且河中利,亦可兼收矣。
傳說努爾哈赤遼陽建都東京時,風水先生指點,當時東京城西南角修建娘娘廟;東門裡修建彌陀寺;風嶺山下修建千佛寺,想用3座廟神龍壓住,保龍脈王氣。但是,3座廟宇壓住了龍頭、龍爪和龍尾,城裡龍脊梁並壓住。於是,龍一拱腰飛騰而去,向北飛到渾河北岸。努爾哈赤此時,一日有人來報,說是他家附近樹林落下一隻鳳凰。努爾哈赤帶眾臣前去觀看,走近,鳳凰突然騰而起,瀋陽方向飛去。努爾哈赤深知鳳凰不落無寶地,請風水先生到瀋陽察看,發現瀋陽一個龍興寶地,於是,下決心遷都瀋陽。
西北,不失為天然屏障
東南,水域環繞
東北部輝山屬於白山餘脈,林深樹茂
中國古代風水堪輿中,於陰宅選址,絕佳風水寶地不僅能夠使得逝者安然眠,使得後人享受到風水大盤福澤,進而做官當上大官,做生意發財,學習事業取得成就。而陰宅風水寶地評價幾標準是什麼,中國古代風水堪輿中,找到了答案。
,形勢方面考慮:
一、墓園(陵園)風水龍脈何地來?墓園中風水龍氣什麼方位行,選擇風水是龍氣能行到方位。
二、墓園(陵園)風水有沒有主山、少祖山、祖山,目前有墓園,沒有主山,談不上祖山及龍脈龍氣,勸君多走幾步,可一目瞭然。故所選擇風水有主山、少祖山、祖山背山。
延伸閱讀…
三、墓園(陵園)風水青龍山、白虎山、護山、案山、朝山、水口山是考慮因素之一。這些因素具有,並且符合各風水山要求。
四、墓園(陵園)風水明堂是。明堂大小、,水方位、。有風水地地基很多是人造,弄清地基情況。
上面這些方面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風水原理,可確定墓園中風水地位置。有了風水位置,可進一步看看該風水地是否符合風水理氣。風水理氣主要考慮該風水地是否符合所要葬或要葬人命理八字,風水座向分金如何?各房砂方位如何?水來去方位及如何選擇放水方位、后土神方位,各方衝煞。
另外,平地要講究,爲只有山地墓園(陵園)纔講究風水,平地墓園(陵園)講究,只不過平地風水相法而已,若需瞭解這方面知識,需要請風水師實地勘查。
享有天時地利人和瀋陽城,一個文名字穆克敦(Mukden),書寫清初,並影響了中國歷史。
然而,於300多年前的瀋陽中衛城來講,這裏有著數次順,是機緣,是命運,這裏選清朝地。
天命十年(1625年)農曆三月初四,後金汗國君臣們進入新國都瀋陽。自此,1000多年東北地區首府遼陽遷瀋陽中衛城。
然而,遷10個月後(1626年),天命汗努爾哈赤進攻寧遠城(遼寧興城),嘗到四十年來首次敗。 「當年五月,天命汗背部長瘡,八月病亡。」——《大清歷朝實錄》。
遷一年半時間,努爾哈赤一病歸天。而於一座國,這是預兆。於,努爾哈赤進入瀋陽後,找到工程痕跡,汗王居住地並非是瀋陽故宮,而是位於方城北門內側「汗王宮」(兩進院落),大政殿和八旗亭辦公。
這樣佈局北京故宮前朝後廷有所,但作為王宮素。 2016年,考古人員發現,汗王宮二進院處在一個方形高台,努爾哈赤寢宮建這個台上。
延伸閱讀…
汗王宮所在位置赫圖阿拉城(撫順新賓)佈局。瀋陽故宮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員佟悅《清代盛京城》中描述為,地勢而地方是供城內首領建造住宅場所。
看似實則。這種佈局赫圖阿拉城極相似,但赫圖阿拉城山城建成理論平原建城盛京城有本質上區別,違背了女真人「建城依山勢」理論。
作為一個山區發展起來民族,滿族人建城多選山地。佟悅《清代盛京城》一書中有過詳細地描述:「隨山勢和使用修建,山城建本區域地勢地方,站城頭可以俯視四周,因此需要城牆上建造城樓,而且敵方爬山攻城,耗費體力,守城者居高臨下,易於防守。」
平原城難守,遷。 1621年(天命六年)從赫圖阿拉遷都遼陽,同年新建並遷都遼陽城外「東京城」,4年後遷瀋陽,這一次,後金女真君臣想這一次會待多久?
然而,瀋陽中衛城時不及東北首府遼陽城,遼陽城為何放棄?於這個問題,很多專家認為是當時遼陽地處原始東北平原黑土地(沼澤)上,這裏冬季出兵打仗之外,夏季季節走出沼澤外,有人文因素。
作為千年來東北首府,遼陽地區漢人多,儒家文化,統治並非易事。佟悅介紹,八旗軍打下遼陽不到兩天時間,兩年待下去,淪為戰俘和奴隸漢族人逃跑、下毒、暗殺方式反抗,明朝軍隊襲擾。
下,努爾哈赤遼陽城外建新城——「東京城」好轉,直到遷徙瀋陽中衛城。
然而,什麼會是瀋陽? 「瀋陽四通八達處。西征大明,都爾鼻渡遼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至;南征朝鮮自清河路可進。」——《清太祖武皇帝實錄》
佟悅認為,這段話雖然列舉了遷都瀋陽益處,體現了努爾哈赤雄才大略,但這是遷瀋陽後發出高論,清太宗皇太極時期以及入關後修撰時加入。
佟悅查閱了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滿文老檔》後認為,這裏有著一個地理說,努爾哈赤遷都瀋陽並非了開疆拓土,而是因為遼陽受挫後,只用兩天可以回到撫順以東山區腹地,所謂「瀋水陽,紫氣東來」,紫氣(祥瑞)源自東部(赫圖阿拉瀋陽東部),天命汗年間,瀋陽中衛城或許最初只是考慮可退可進「前哨」。
首敗病亡地,平原前哨城。瀋陽中衛城看起來並女真人有益處,瀋陽城是如何興盛起來?
與想像中,努爾哈赤過世後,女真人處於四大貝勒執政狀態,皇太極只是其中之一。
「努爾哈赤生前沒有立太子,沒有留下傳位遺詔。只是宣佈《汗諭》:和碩貝勒共議制——推舉新汗和廢黜汗。他死後,屍骨,汗位爭,。當時諸貝勒中四大貝勒——大貝勒代善、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四貝勒皇太極權勢、地位。」——《說清朝十二帝》(閻崇年著)
若帝位未能定奪情況下,四大貝勒任何一人離開瀋陽城放棄了汗位繼承。而此時盛京城內,三人敗下陣來:代善(疑努爾哈赤大妃有染)、阿敏(非努爾哈赤子,其弟舒爾哈齊之子)、莽古爾泰(殺母無德),皇太極繼承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