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黃埔玉嵒書院附近蘿峰山、蘿崗香雪便是一處人文景觀與景觀合一佳景勝境,蘿峰谷地,嘉木蔥蘢,黛色參天,山溪瀑水,飛流而下,是名副其實藏春塢,蘿崗香雪讚羊城八景之一。明代開始吸引無數達官、文人墨客前來遊覽。
有一天,這裡來了一位大人物,他叫湛若水。
湛若水,字元明,號甘泉,廣東增城人,明代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 16歲廣州府庠讀,27歲中舉人,29歲師陳獻章(號白沙),39歲進進士,居官30多年,歷任翰林院庶吉士、編修、侍講、侍讀,國子監祭酒,禮部、吏部、兵部尚書南京禮、吏、兵三部尚書。
他到蘿峰賞梅,順著游到玉嵒書院, 這裡風光是喜歡。
遊歷中他看到書院左側、即現在文昌廟所在地當時是塊空地,風水,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他想這塊空地買下來,供自己百年後使用。
於是,他託人去找鍾家,商談買地事宜。
鍾家聽到來人說要買地,願意:“這塊地我們賣。”
來人見到鍾家意,以為是錢問題,繼續說道:“那位客官說了,只要肯賣,他可以出得起好價錢。”
“不是錢問題,我們這塊地是祖先傳下來,是玉嵒書院所在,書院內供奉著祖先鍾玉嵒,不能賣別人。”
“我這位客商可是一個大官人哦,你們不怕會得罪到大官人嗎?”
鍾家人問道:“請問,是哪一位大官人想要買我們這塊地啊?”
是尚書大人!鍾家人一聽,怠慢,來人說:“茲事體大,請容我禀告家中長輩,商議後你答复。”
有人說,不能賣。既然是湛尚書看中地塊,是風水寶地。祖上傳下來風水寶地,應該福蔭子孫,怎麼能賣別人呢?
可是,人家是朝廷大官,不賣會得罪他,只怕後會惹上什麼麻煩。
賣不是,不賣不是,左右。
——不行,編假話。
彭尚書父親十幾歲時,他祖父,一個急病倒了田裡。憋著一口氣咽,求東家善待他兒子。
這父子二人本是勤勉,如今死田地裡,未成年,財主有些心虛,直到點了頭,人才閉上眼。
「如今你父去了,剩下你母子二人相依爲命,將來要成家,這樣吧,撥你南二畝肥地,上繳一半收成,可滿意?」
無論多少,剩下一半是自家,是求之不得處。
「多謝老爺,肥地是老爺家裡主產,小彭萬受受不起,我割草後山,賞那裡一塊地,能東家看護著山上糧食,母子心裡方能。」
財主一聽賞了,後山地全是(chang)草,要多荒有多荒,這小子貪。
其實在此之前,小彭心上了這塊地,他爲這裡割草,知道其中。
話說有一天,他這裡財主家牛割草,見一個老者端著一個圓物,地上劃著什麼。
「小孩,你這裡動,我幫個忙可好。過會問你看到什麼告訴我。」
小彭不知用意,爲是玩什麼遊戲,高興應允了。
說著地插下一根木棒,自己去到距離停下,回過身來喊:
「小孩,棒子有沒有竄?」
小彭確實看到木棒高出一節,當時年齡小,調皮,腳朝木棒踩了一下,回答:
彭看老者看得仔細,老者可看不清這裡。
見老者頓了頓,遠處站地方跺了跺腳,問:
彭頭,木棒竄出一節,還是用力一腳摁了下去:
遠處老者不察覺,朝地上使力,這次跺了三腳。 :「
這邊木棒高出了許多,可彭嗤嗤笑,上面壓下去:
雙方這樣對持了一會兒,老者遠處跺腳,這邊悄悄的跺腳。
「沒有,沒有,還是沒有!!!」
小彭覺得可找到陪他玩了,喜得咯咯笑。
直到老者垂頭耷拉角,喘著走回來,嘴裡語:
「明明是地,怎有看起來那麼?」
小彭,問這是什麼地?
「地家裡人去世了,葬這裡能發家。就算木棒看不出動靜,這地不算。」
怎樣怎樣弄,彭說了幾句,瞅了一氣,離去。
彭父親埋地裡,爲了守孝和財主看田,旁邊蓋了間小屋住進去。
剛去那天晚上做了個夢,來了兩個天說:「這是誰家墳葬此,速他挪了。」
雷山嚮東北方發出一脈,一路奔騰而下,大頓伏,張家桐村一段,巉岩突兀,狀如犀牛觀望對面張公嶴月山,人稱“犀牛望月”。
山名寒石山,山南面稱明岩,北面稱寒巖,明寒分明,狀若太極。
話說宋慶元年間(公元1195年~1200年),永嘉張冕遊天台寒石山後,酷愛此地,於是攜家眷遷住於明巖寺側義裡,山下有梧桐樹園,取名張家桐村。
而現在普遍使用村名“張家弄”,系音誤所致了。
傳說張氏得了“犀牛望月”風水寶地,後代出了“九子十尚書”。
關於張氏“九子十尚書”,或曰九子尚書,生一女所嫁夫任尚書;或云九子官,生一女所嫁夫朝為官。
以上傳悉系猜測,並無詳考。
據天台《西張宗譜》和《泉亭張氏宗譜》記載,張氏一祖張冕遷張家桐後,四世張夢錫,登端平二年(1235年)乙未科吳叔吉榜進士,浙西提舉茶鹽司階郎五品服,生於淳熙辛丑(1181年),卒於寶佑癸丑(1253年),享年73歲,葬積石鄉麒麟崗原有礦記。
生有子九女一,九子官有記載,但無一官尚書。
“驥孫官評事、驊孫官事中、大潮官廣東提刑使、沼官居轉運使、涌廣東司戶參軍、澗官事中、溢仕御史、大滿官豐城縣令、大潤歷知萊州軍事”,女一如默浮屠。
族譜記載看,張氏遷住天台張家桐到五世確有九子一女,傳說是有一個影子存在,而且九子朝庭官。
記載“女一如默浮屠”,說明此女並非傳說所嫁夫官,而是走上了出家路。
可見,“九子十尚書”是張氏家族出人頭地一種美稱。
西張村流傳“舞馬”表演,賀九子回家省親生活寫照。
“九子十尚書”實際上是“九子官”,那麼有一個官是誰呢?
排除了女婿當官事實,有一個同朝官九子之父張夢錫,官居五品,所傳“九子十尚書”意義真相大白了!
張家傳奇式故事中,有令人驚心動魄情節。
傳說中張氏是因“遭抄戮”而一夜之間四處逃散,所以如今張家桐村並姓張而是姓陳。
是什麼原因導致張氏家族遭受滿門抄戮災,族人四處逃散呢?
張氏宗譜記載,“九子繼父志憤姦權竊柄慘遭抄戮……”。
《西張宗譜》記載,張氏天台第四世張夢錫生有九子生卒情況:
驥孫,生於嘉泰辛酉(1201年),卒於寶佑丙辰(1256年),葬響版地畚斗山。
驊孫,生於嘉泰癸亥(1203年),卒於開慶己未(1259年),葬響茶山嶴。
大潮,生於開禧乙丑(1205年),卒於德佑乙亥(1275年),葬張家嶴天燈盞長山)。
沼,生於開禧丁卯(1207年),卒於景定甲子(1264年),葬明巖寺東。
涌,生於嘉定己巳(1209年),卒於咸淳甲戍(1274年),葬石柱山。
澗,生於嘉定辛未(1211年),開慶己未(1259年),葬孟湖嶺裡。
溢,生於嘉定癸酉(1213年),卒於景炎丁丑(1277年),葬孟湖西。
,生於嘉定乙亥(1215年),卒於景定癸亥(1263年),葬焦坑隱子嶺腳)。
大潤,生於嘉定戊寅(1218年),卒於祥興戊寅(1278年),葬紫凝山。
九子後六十一世,《西張宗譜》唯一記載大潮後六世敬公生卒情況:生於端平乙未(1235年),卒於延佑乙卯(1315年),葬天燈盞長山父墳側。
清朝入關後,有十個皇帝,其中溥儀陵墓,沒有下葬。而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前面九個皇帝和皇后、妃子,葬在和別遵化清東陵和河北易縣清西陵。
回首,清朝是,歷代君主勵精圖治,我國國土擴大到現在版圖,將西北和北部,西南土司領地,以來,沒有納入中央版圖地方,全部徹底納入管轄。
到清朝後期,內憂外患,出勤政皇帝,中興名臣比比皆是,支撐,後全身而退,堪稱古代富貴家族楷模。
地理界,有一個風氣,將所有吉凶,歸結為幾百年前老祖墳。這是,墳墓風水,輩輩有作用,是最近三兩輩祖墳,作用。很多先生,看幾百年前老祖墳,現在墳墓一個看不上,這個觀點。清朝每一個皇陵,有作用。不是某些先生認為,研究清朝首陵。
筆者下文將清朝關內九陵系列卜選風水官、大臣和坐向實測,一一羅列如下,供地理者研究。
清朝東陵首陵,順治卜選。明朝十三陵卜選,眾多風水師推門頭溝潭柘寺,只有山東寧陽人王賢,推薦天壽山陵區,是朱棣慧眼獨具,敲定天壽山陵區。古代皇家成員,很多人具備地理辨別能力。其才能遠不是村里那幾個祖傳風水先生可以比擬。一般而言,見得多,聽得多,你那個爺爺留下祖傳強一萬輩。
順治孝陵,實際測量:坐340.5度,160.5度。壓三七線,地盤壬山丙兼亥巳4.5度,丁亥丁巳分金,金星山,金星山山狀如覆鐘,高大雄偉。
皇陵定向,是考慮順應氣脈、局勢和朝向。沒有一個是理氣技術,搞得歪歪斜斜。最近幾年,一些民間神吹留行,山里部分墳地,搞得歪歪斜斜,美其名曰是祖傳秘訣。這些農民秘訣,富貴家庭見不到。
順治孝陵順治皇帝20歲左右,卜選,後是欽天監刻漏科博士杜如預、五官挈壺楊弘量人看定,修造。
實際測量:坐340.5度,160.5度。壓三七線,地盤壬山丙兼亥巳4.5度,丁亥丁巳分金。天盤亥山巳兼壬丙3度,辛亥辛巳分金。坐室宿四度,向翼宿五度。金星山。
順治皇后孝東陵,實際測量:坐0度,180度,地盤子山午向,沒有金星山。皇陵體積,不大可能局勢限制下,將方向左右挪動多
實際測量:坐337.5度,157.5度。地盤壓壬兼亥縫線,天盤亥山巳。坐室宿七度,向翼宿八度。
康熙景陵,實際測量:坐0度,180度。地盤子山午向。該地形左右局勢限制,不能金星山。
實際測量:坐0度,180度。地盤子山午向,天盤壓壬子縫線。坐虛危宿之間,張宿三度。
康熙景陵妃園寢,實際測量:坐355.5度,175.5度。壓三七線,地盤子山午向兼壬丙4.5度,丙子丙午分金。
實際測量:坐355.5度,175.5度。壓三七線,地盤子山午向兼壬丙4.5度,丙子丙午分金。天盤壬山丙兼子午3度,辛亥辛巳分金。坐危宿五度,張宿七度。
景陵皇貴妃園寢,實際測量:坐0度,180度。地盤子山午向。該地形左右局勢限制。
實際測量:坐0度,180度。地盤子山午向,天盤壓壬子縫線。坐虛危宿之間,張宿三度。
雍正太平峪泰陵,實際測量:坐353度,173度,地盤子山午向兼壬丙七度,接近縫線。
後來得到升賞風水官,雍正太平峪泰陵主要卜選人員:福建總督高其倬、戶部主事管志寧、欽天監監明圖、欽天監左監副任擇善、內務府郎中海望、內務府郎中保德。其他多數風水官,直接打回原籍。
其中九鳳朝陽山附近地形卜陵官員,主要是:
其中易州太平峪附近地形卜陵官員,主要是:
從《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八年,九月,因為卜陵得到獎賞是:高其倬、管志寧、明圖、任擇善、海望、保德。獎賞,雍正太平峪泰陵主要卜選人員:
歷史風水說貼(奏摺)記載:失傳。但是流傳下來風水官其他奏摺,風水官是三合思路。
坐353度,173度,地盤子山午向兼壬丙七度,接近縫線。
延伸閱讀…
坐危宿8度,張宿10度。
雍正皇后東正峪泰東陵,實際測量,坐14度,194度,地盤癸山丁。
從雍正三年(1725年),為雍正卜選萬年吉地,而乾隆三年(1738年),為乾隆卜選萬年吉地人員,很多風水官受到依賴和重用。所以乾隆二年左右,卜選泰東陵人員肯定有:
歷史風水說貼(奏摺)記載:失傳。但是流傳下來風水官其他奏摺,風水官是三合思路。
坐14度,194度,地盤癸山丁。
坐女宿7度,向柳宿9度。
忠義村泰陵妃園寢,實際測量,坐19度,199度,地盤癸山丁兼丑4度,庚子庚午分金。因為局勢限制和朝山不明顯,所以接近三合原始理氣技術。
與泰陵卜選人員,為:
歷史風水說貼(奏摺)記載:失傳。但是流傳下來風水官其他奏摺,風水官是三合思路。
坐19度,199度,地盤癸山丁兼丑4度,庚子庚午分金。
天盤癸山丁兼子午3.5度,丙子丙午分金。
坐坐女宿2度,向柳宿4度。
勝水峪乾隆裕陵,裕陵隆恩門和明樓石碑坐向:坐334.5,154.5度,壓三七線,地盤立亥山巳兼壬丙4.5度,辛亥辛巳分金。金星山。
(1)、工部左侍郎 王纮,從二品;
(2)、欽天監監 進愛,五品;
(3)、戶部郎中 董啟祚,從五品。
(4)、禮部員外郎 管志寧,從五品;
(5)、戶部郎中 洪文瀾,從五品;
(6)、欽天監博士 齊克昌,從九品;
(7)、欽天監博士 鐘之模,從九品;
(8)、欽天監監副 李廷耀,從五品;
(9)、欽天監監加太常寺正卿銜 明圖,從三品;
(10)、欽天監監副 任擇善,從五品;
(11)、杭州織造 伊拉齊,五品;
(12)、國子監司業 塞爾登,六品;
(13)、欽天監天文生,熊振鵬,從九品。
(14)、傅烶,民間於地理鄉紳。
(15)、劉性生,民間於地理鄉紳。
乾隆四年十二月初一,欽天監監副任擇善風水說貼稱:勝水峪,立癸山丁向兼子午丙子丙午分金。左旋是為亥龍,尊居帝位,水右來,逆行成申子辰格,合壬辛會而聚辰局。
乾隆四年九月二十二,欽天監監進愛風水說貼稱:,勝水峪,立天屏而兼,龍穴合三元格局,下乘三元運。
註解:其中天屏巳,太微丙,進愛意見是立:亥山巳兼壬丙分金。
裕陵隆恩門和明樓石碑坐向:坐334.5,154.5度,壓三七線,地盤立亥山巳兼壬丙4.5度,辛亥辛巳分金。天盤亥山巳兼乾巽三度,丁亥丁巳分金。坐室宿10度,翼宿11度。金星山。
地宮坐向,坐343度,163度,地盤立壬山丙向兼亥巳丁亥丁巳分金。筆者現場測量,內外向錯了8.5度左右。此做法內外兩,三合理氣立向技術,內向合水法,外向合局勢和朝山。
歷史記載,現場測量,基本吻合。
裕陵妃園寢,實際測量:坐349.5度,169.5度。壓三七線,地盤壬山丙向兼子午4.5度,辛亥辛巳分金。
坐349.5度,169.5度。壓三七線,地盤壬山丙向兼子午4.5度,辛亥辛巳分金。天盤壬山丙兼亥巳三度,丁亥丁巳分金。坐危宿11度,張宿14度。
嘉慶昌陵,現場測量,坐0度,180度。地盤子山午向。而風水官提交風水說貼記載:(昌陵)宜子午加丙山嚮,丙子丙午分金。兩者有3度誤差。
戶部郎中圖明阿、工部員外郎雷維霈風水官,提交風水說貼記載:(昌陵)宜子午加丙山嚮,丙子丙午分金。
坐0度,180度。地盤子山午向,天盤壓壬子縫線。坐虛危宿之間,張宿三度。
延伸閱讀…
歷史記載,現場測量,完全吻合,差3度。
清代內務府樣式圖檔記載:陵寢建築群軸線,癸山丁兼子午山嚮,應該是坐19.5度,199.5度。但是筆者現場測量昌西陵坐向坐23度,203度,天盤癸山丁,地盤坐癸丑縫針附近。誤差,3.5度。
(1)、一代國師、後來參與咸豐定陵卜選戶部郎中,截取記名知府甘熙,
清代內務府樣式圖檔記載:陵寢建築群軸線,癸山丁兼子午山嚮,應該是坐19.5度,199.5度。
筆者現場測量昌西陵坐向坐23度,203度,天盤癸山丁,地盤坐癸丑縫針附近。坐牛宿五度,鬼宿2度。
歷史記載,現場測量,吻合,差3.5度。
昌陵妃園寢,現場測量,坐357度,177度。地盤子山午向兼壬丙3度,丙子丙午分金。因為局勢限制和朝山不明顯,所以接近三合原始理氣技術。
現場測量,坐357度,177度。地盤子山午向兼壬丙3度,丙子丙午分金。天盤壬山丙兼子午4.5度,辛亥辛巳分金。坐危宿4度,張宿6度。
道光寶華峪廢棄陵,文淵閣大學士戴均元,提交給道光奏摺說:壬山丙向,兼子午三分,外盤辛亥、辛巳分金,坐危宿五度,張宿七度分金。這是天盤,坐355.5度,175.5度。實際測量:皇陵經妃北廢棄,精準坐向測量,筆者現場測量寶華峪坐向坐357度,177度。歷史記載,現場測量,基本吻合,1.5度。
文淵閣大學士戴均元,提交給道光奏摺說:詳考理氣細格來龍入首之處,辛亥而轉壬子,合長生帝之方。奎妻而轉鬥牛,居三吉六秀之次。擬壬山丙向,兼子午三分。外盤辛亥、辛巳分金,坐危宿七度張宿五度分金,來脈相生。坐度來水相配。
寶華峪,壬山丙向,兼子午三分,外盤辛亥、辛巳分金,坐危宿五度,張宿七度分金。這是天盤,坐355.5度,175.5度。
皇陵經妃北廢棄,精準坐向測量,筆者現場測量寶華峪坐向坐357度,177度。天盤壬山丙向兼子午4.5度,辛亥辛巳分金。
地盤子山午向兼壬丙丙子丙午分金。坐危宿4度,張宿6度。
歷史記載,現場測量,基本吻合,1.5度。
道光龍泉峪慕陵,實際測量:坐308.5度,128.5度,地盤乾山巽兼戌辰6.5度,甲戌甲辰分金。
有周彥、劉逢祿、洪陽光、楊芳、阮榮葵、周青霓、楊芳、知會數,一共數十個地理、文人出身官員。
道光十一年二月二十三,賞賜風水官重賞戴澤同、端木國瑚、張熊飛。
道光十五年(1835年),九月初二以萬年吉地工程。賞賜理藩院尚書禧恩、總管內務府大臣敬徵、戶部左侍郎奕紀、吏部尚書穆彰阿、戶部右侍郎阿爾邦阿、戶部尚書耆英。
賞賜,雍正卜選龍泉峪慕陵主要人員應該是:理藩院尚書禧恩、總管內務府大臣敬徵、戶部左侍郎奕紀、吏部尚書穆彰阿、戶部右侍郎阿爾邦阿、戶部尚書耆英、雲南候補州判戴澤同、浙江歸安縣教諭端木國瑚、衛千總張熊飛人。
坐308.5度,128.5度。
地盤乾山巽兼戌辰6.5度,甲戌甲辰分金。
坐奎宿9度,向軫宿17度。
道光皇后慕東陵,雙峰岫妃園寢,實際測量:坐13度,193度,地盤立癸山丁兼子午兩度,丙子丙午分金。
歷史記載:戴澤同、端木國瑚、張熊飛,提交風水說貼,談到:恭看得萬年吉地東北雙峰岫,宜立子山午向並癸丁三分。
道光慕東陵坐向:坐13度,193度,地盤立癸山丁兼子午兩度,丙子丙午分金。
天盤立子山午兼癸丁5.5度,壬子壬午分金。
坐女宿8度,向柳宿10度。
天盤子山午向兼癸丁三分,庚子庚午分金。說明三位風水官戴澤同、端木國瑚、張熊飛,雙峰岫妃園寢,是天盤。
歷史記載,現場測量,基本吻合,差2.5度。
峪咸豐定陵,戶部郎中王正誼,所擬壬山丙向兼子午三分辛亥辛巳分金。實際測量:坐355度,175度,地盤子山午向兼壬丙五度,甲子甲午分金,天盤盤壬山丙向兼子午2.5度,辛亥辛巳分金。坐危宿6度,張宿8度。風水官王正誼,使用是天盤。
歷史風水說貼《遵查吉地形勢酌擬規制繪圖呈覽》,其中記載:戶部郎中王正誼,所擬壬山丙向兼子午三分辛亥辛巳分金。
坐355度,175度,地盤子山午向兼壬丙五度,甲子甲午分金
天盤盤壬山丙向兼子午2.5度,辛亥辛巳分金。坐危宿6度,張宿8度。
風水官王正誼,使用是天盤。
歷史記載,現場測量,基本吻合,差0.5度。
順水峪定陵妃園寢,風水官奏摺,立子山午兼癸丁三分庚子庚午分金,坐虛六度,向星六度。實際測量,坐3度,183度。壓二八線,地盤子山午向兼癸丁三度,庚子庚午分金。歷史記載,現場測量,完全吻合。
主要風水官,主要有三人:
歷史風水說貼(奏摺)記載:《遵吉築打灰土、並恭擬應修各工繪圖呈進原奏、擬定妃園寢規制及選擬大小營房地勢工、寶華峪各座石料擇其抵用謹繕》記載:安徽補用知府即補同知彭定瀾、欽天監博士候選七品小京官方達,看得順水峪吉地,應立子山午兼癸丁三分庚子庚午分金,坐虛六度,向星六度。
坐3度,183度。壓二八線,地盤子山午向兼癸丁三度,庚子庚午分金。天盤子山午向兼壬丙4.5度,丙子丙午分金。坐虛宿七度,星宿七度。
歷史記載,現場測量,完全吻合。
普陀峪慈禧定東陵和普祥峪慈安定東陵,張元益、高士龍,壬丙兼亥巳丁亥丁巳分金。實際測量:坐341度,161度,地盤壬山丙向兼亥巳4度,丁亥丁巳分金。歷史記載,現場測量,基本吻合,一度。
其他有七個大臣,參與了定東陵誌樁移平。
(5)、內務府員外郎 松瑞;參與咸豐定陵,參與定東陵卜選。
(12)、李唐。 (參與安皇太后梓宮奉安地宮,擇方定線)
江人鏡、、松瑞、張元益、高士龍《呈看得菩陀山平頂山風水單》記載:覆看得菩陀山、平頂山,壬山丙向因用兼子午分金,四審度,若壬丙兼亥巳丁亥丁巳分金,兩穴方可平列,於來龍水法屬合局。
坐341度,161度,地盤壬山丙向兼亥巳4度,丁亥丁巳分金。坐室宿四度,向翼宿五度。
歷史記載,現場測量,基本吻合,一度。
雙山峪同治惠陵,李唐和李振宇,歷史風水說貼(奏摺)記載:惠陵坐向,盤癸山丁向兼子午三分,丙子丙午分金。但是金星山朝山,只能實際改向。
實際測量:坐向是:坐15度,195度,地盤癸山丁。
西雙山峪惠陵妃園寢,李唐和李振宇風水說貼(奏摺)記載:西雙山峪,立癸山丁向兼子午4度。實際測量:坐11度,191度,二七線和三八線之間,地盤癸山丁兼子午4度,丙子丙午分金。歷史記載,現場測量,完全吻合。
同治惠陵,後期主要定向是:四品銜候補同知李唐、從九品李振宇二人。
李唐和李振宇,歷史風水說貼(奏摺)記載:
惠陵坐向,盤癸山丁向兼子午三分,丙子丙午分金。但是金星山朝山,只能實際改向。
坐向是:坐15度,195度,地盤癸山丁。天盤坐子癸縫線。坐女宿6度,向柳宿八度。
歷史記載,現場測量,吻合。
李唐和李振宇風水說貼(奏摺)記載:西雙山峪,立癸山丁向兼子午4度。
坐11度,191度,二七線和三八線之間,地盤癸山丁兼子午4度,丙子丙午分金。
天盤子山午向兼癸丁3.5度,庚子庚午分金。
坐女宿10度,向柳宿12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