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9年06月11日訊】家有鳥窩,其風水主。說,燕子會看風水挑吉地築巢,不過鳥糞衛生問題總讓主人家頭疼,假如有一天,野鳥飛到你家屋簷下築起愛巢,你會怎麼做呢?
春夏百花盛開之際,此時進入了鳥類育雛季節,去年親戚家庭院前盆栽上築巢嬌客回來了,一雙綠繡眼在樹木枝頭築巢育雛,巢體,織工。兩隻親鳥「啾」、「啾」聲,每天清晨時分地人道「早安」。
大約三、四年前,親戚家種庭前樹上飛來了一對綠繡眼,牠們飛進飛出忙著枝葉間築巢,此後,每年四、五月繡眼會自動來報到,築巢、下蛋、育雛,幼鳥羽翼飛走,年年如此。
繡眼是台灣鳥類,全身黃色羽毛,那鳥嘴愛唱歌。 「繡眼」名是因為鳥眼周圍有一圈好像繡上去白色眼圈,一輩人們繡眼呼為「青笛仔」,取其黃綠色羽毛及其鳴叫聲而來。春夏花開季節,校園、公園有綠樹地方,能見牠們穿梭林間可愛芳蹤。
主人觀察綠繡眼生態發現,牠們植物纖維築巢,每窩下蛋2~4顆,孵化期1113天。破殼雛鳥,緊閉雙眼,張開嘴疾急晃動索食,伴隨著親鳥啾啾聲,今年夏天,生活中平添了許多氣氛,成為親朋好友參訪對象。
談到母愛天性,親鳥總是眼神守護著剛出生幼雛,鳥媽媽愛護雛鳥人。
育雛期間,親鳥休息外,大部分時間忙出覓食養幼鳥,於綠繡眼受到驚嚇,發現有敵人幹擾會馬上棄巢飛走,因此,打擾親鳥餵食,前來賞鳥親友團只能拿著望遠鏡遠觀,生怕靠得,人為破壞了雛鳥生命延續。
等到鳥兒羽翼豐時,幼鳥開嘴次數減少,取而代之是睜開小巧雙眼,四處張望,10天左右,小綠繡眼離巢飛走了。
聽著初冬風追過耳鬢窸窸窣窣聲響,
當年(1902年),
他李提摩太一起創辦了山西大學堂,
現在兩人塑像得矗立山西大學堂牌坊兩側,
雁山園始建於公元1869年,
是清代廣西桂林士紳唐岳私人園林,
公元1911年清代兩廣總督岑春煊紋銀4萬兩買下此園,
而今,
這千里遙、如詩如畫桂林,
一次聽到了岑春煊名字,倍感。
雁山園,
這座私人花園,
這北方是寒冬季節12月,
初桂林,
品味著這園子奇美景緻,
拎上一部,
換上一身休閒裝,
是公認中國學術大師,
這石塊鋪小路,
蜿蜿蜒蜒向前,
道路兩旁鬱鬱蔥蔥古樹奇花瀰漫著枝椏,
或有力,或佇立。
雁山區地處低緯度,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雨量,氣候,
所以園內植被生長,
園中有上千多株奇形怪狀桂花樹,
金秋時節,芳香滿園,花落覆地如雪。
沿相思河兩岸桂花樹,
形狀各異,樹齡,
人造園,
龍脊路喻平步青雲,科舉得名。
沿著龍脊古徑向前,
有一股流水不知何處蜿蜒流淌而來,
匯聚一碧清潭之中,
延伸閱讀…
這潭水彷彿神人劃出一方碧玉,
色澤墨綠,見底,
潭水有一個雅緻名號曰「魚不忍去」,
想來是魚兒留戀潭水不忍離去,
長者告知這潭水之下布滿漩渦,
魚兒遊經此處吸食而亡,
子非魚,還是不要妄自猜測了吧。
雁山園這個300畝大院子裡,
桂林山之秀、水之麗、洞奇、樹之異全部可以看到,
雁山園建好後,稱為「嶺南第一園」。
園中有奇樹——紅豆樹,
樹邊建有紅豆小館,
中國有學問大學者陳寅恪居此一年,
陳寅恪二十多國文字,
研究隋唐歷史,解放後公開聲稱不學馬列,
文革期間病逝於中山大學,
是公認中國學術大師,
延伸閱讀…
他是廣西桂林人唐景崧女婿,唐是台灣巡撫。
胡適,
「相思江上相思岩,相思岩下相思洞,
三年結子嫌,一夜相思叫人。 」
雁山園當代中國園林中,
園中建築,一部分按民國舊樣修復,
其中大學廣場,保持民國。
禮堂中每晚放電影劉三姐,停止,
雁山園是名流雅聚地,
近代史上人物,
沿著水流踏過玄珠橋,
見眼前突然開闊,
這是湖水,
這湖便是相思湖了,
從湖面吹來徐徐風,
夾帶著植物散發清香,
若是桂花開放季節,
雲湖又名”鴛鴦湖”,
山石岸,。
湖畔植柳,湖內種蓮。
拾步走上相思湖面上架起迴廊,
廊中展覽著黃格勝《灕江百里圖》,
灕江美景這卷中一一呈現,有韻致。
穿過迴廊,繞過相思江水,來到舊時雁山園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