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安城鎮蘭田、坭壩、古城、石角村。分二大區。龍山土墩墓群面積3平方公里,山脊、山坡及農田區有分佈,共有300餘座,土墩規模大小不一,大者底徑達100米,小者不到10米。 1998年發掘其中1座春秋墓,出土器物有米篩紋、葉脈紋、方格紋印陶罐及原始瓷碗,另採集有西漢釉陶鼎、罐、壺殘片。筆架山土墩墓群範圍2.5平方公里,沿山脊和山坡分佈,共100餘座。土墩底徑10-50米,2-15米。外觀呈饅頭狀。採集有席紋、米篩紋、方格紋印紋陶瓿、罐及原始瓷簋、碗。安吉筆架山、龍山土墩墓群是浙江土墩墓密集地區之一,為研究吳、、楚文化及其交融情況提供了實物資料。
中谷塘古墓群位於筆架山鄉上新橋村中谷塘組姚家山上,海拔50米。北距潭家橋支渠200米,南向山下50米處為村民蔡鶴年家住房,西至中谷塘約150米,東山丘。該墓群磚室墓,墓磚上飾有線浮紋、幾何紋、稻穗紋和錢紋,出土有陶罐。
十字山古墓群位於筆架山村十字山上,海拔66米。北邊山咀下有圍山渠和公路,墓地距北向鳳凰湖農場湖堤500米,西山坡距村民湯光龍家住房40米,東南邊山丘。該墓群部分尚存封土堆,縣市文物部分實掘發現,墓室結構長方形土坑豎穴,部分墓葬帶有斜坡式墓道,封土及填土洗砂土,出土陶器鼎、敦、壺、豆組合主。
張家灣古墓群位於筆架山鄉松樹堤村張家灣太白嶺上,海拔38米。北距潭家橋支渠和電排站200米,東南邊村民湯笛清家住房50米,西南稻田。該墓群部分尚存封土堆,系土坑豎穴和磚室墓,土坑墓填土洗砂土,磚室墓五花土,墓磚上印幾何紋,出土有麻布紋陶罐,採集有銅駑機。
顧名思義,地理書中“壁上掛燈”,其穴位是高山懸崖峭壁之中。確,鵬化山“壁上掛燈”,是一穴走遍天下覓到大地。鵬化“壁上掛燈”,其穴位結在鵬化主龍中峰(即五指山)上課頂石壁之中。此山石壁,坐西北東南,分上中下三托,人要攀登,砍木架,爬梯而上,方可到達。
筆架山古墓群是益陽境內發現數量多,保存戰國楚墓群,益陽市赫山廟、羊舞嶺、謝林港、黃泥湖地發掘楚墓群遙相呼應。這批楚墓中出土大部分器物為典型楚式器物,出土有環耳或方耳、鼎足扁平外撇腹陶鼎和無格、無箍、脊扁平素面劍器物卻反映了越文化因素;出土的侈口、直頸、斜肩、單耳、腹下垂、圜底鐵鍪和卷沿、直腹、平底陶甑器物屬於巴文化典型器型。這批楚墓探討楚文化益陽地區分佈和成益陽地區主導文化,以及益陽本土文化融合和周邊地區楚文化關係提供了資料,同時,這幾種文化影響和交流,側面反映了民族融合和發展。
筆架山古墓群還包括兩處分佈集中東漢磚室墓群。據調查勘探發現其數量達200餘座,是我市目前發現數量多、分佈面積廣、年代跨度一處古墓葬群,古墓中存有大量幾何紋、錢紋磚、灰陶、麻布紋罐殘陶片。這種數量多,且分佈集中東漢磚室墓群,我市發現,是研究當時居民生產力水平、生活狀況及埋葬習俗不可多得實物資料,為全面研究益陽當地民俗、葬俗提供了資料。
鵬化山區北連金秀,西接桂平,是、桂、瑤(金秀)接壤“金三角”,總面積三百多平方公里,現有七萬多、漢、瑤三個民族人民居住這裡。鵬化山,石峰林立,插雲天;鵬化水,四條小河,豈止九曲十三彎。天地造化,生成格局,鵬化方直數十里,東西南北大大小小山嶺龍脈,中間伸延匯集,形成一個高山環抱丘陵盤地。千百座山,其形狀酷似各種動物,千姿百態,氣象萬千。蒼天賦予鵬化這麼一塊天生得天獨厚風水寶地。
延伸閱讀…
以來,不知是何朝何代,不知是哪個高明地理先生,鵬化大地山嶺龍脈概括併題留“三獅六鳳獨麒麟,七蛇八蟲另九黃蜂”鵬化名地傳說。然而,民間公認一代地理宗師賴布衣、江璣胡風水地理論著,參照其論述各種名山大地形圖、格局和氣勢來查證比,可以這樣說,賴布衣、江璣胡論著中中高檔風水大地,鵬化比比皆是,何止“三獅六鳳獨麒麟,七蛇八蟲另九黃峰”?
鵬化山峰,主峰西山,有周邊和境內東皇山、北帝山、筆架山、點秤山、鏡屏山、仙台山、大旗山、閬石山、龍鳳山、大歷山、金剛山、楊梅山、麒麟山、臥望山、上課頂、花頂、墨斗頂、獅軍頂、亞婆攬孫、將軍排座以及羅恆峰。且說這些大山是如何如何聳巍峨,造形迫真,這些山民間成名,可想而知其是多麼靈氣、仙氣、貴氣、旺氣。俗話說:“大江大河有魚,崇山峻嶺出大地”。鵬化有上述這麼多崇山峻嶺,那麼會結作出很多風水大地。風水,傳說,千百年來,吸引著眾多外地人到鵬化來尋龍覓穴,安葬先祖,以求紀念和庇佑。
顧名思義,地理書中“壁上掛燈”,其穴位是高山懸崖峭壁之中。確,鵬化山“壁上掛燈”,是一穴走遍天下覓到大地。鵬化“壁上掛燈”,其穴位結在鵬化主龍中峰(即五指山)上課頂石壁之中。此山石壁,坐西北東南,分上中下三托,人要攀登,砍木架,爬梯而上,方可到達。
延伸閱讀…
地理名書《楊公救》對“壁上掛燈”是這樣論述:“子午卯酉四山龍,座乾坤艮巽宮,莫依八卦陰陽取,陰陽差錯敗無窮。百二十家無訣,此訣玄機大主宗,來龍需要望來穴,後若時,帝座帝車並帝位,帝君帝殿後當空,萬代候王皆禁斷,如今隱出江東。陰陽若能得遇此,蚯蚓逢便化龍”。鵬化上課頂,其來龍發於金秀大瑤山,其山雲天錦帳繁數,七龍夾脈,起伏,局堂,超千米星峰帝座公車峻拔,宮中門樓雲梯節,金童玉女侍衛排行。左邊槍旗並蓄,右邊鼓角相照,千百座星峰週邊林立拱。
龍祖夾,少祖夾,明堂夾,前朝夾,駝峰作案,迴龍會,前後左右幾重官鬼禽曜,四重華表閘門關鎖。北辰羅星,麒麟獅象,日月龍鳳,龜蛇魚蝦十多重,石人江中立,船艇泊岸邊。其外局迴龍來白石洞天塔,後有聖堂作盾山,潯龔江繞數十里,生座牛峰鎖大局。是千山奔來,萬水歸一局。分明是座“皇城宮殿”。試問,天下間“壁上掛燈”,有哪一處能之相比呢!
麒麟,是古代一種猛獸,是獸中王。傳說百獸之中只有它是人類和睦,它是人類受其他惡獸攻擊侵害保護神。以來,人們視麒麟為吉祥神物,故民間很多農戶廳屋,人們喜歡紅紙寫上“麒麟此”貼牆上,避邪惡。民間盛大節日和喜慶大事,人們喜歡“舞獅”,其實,此項活動,源於“舞麒麟”:,現今平原地方和城鎮所舞“獅”,是“舞麒麟”演變而來,有人稱舞“頭狗”,而鵬化人們所舞“獅”是原原本本“舞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