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閬中】龍脈傳奇千年不散 |風水第一城四川閬中古城 |閬中古城 |

【風水閬中】龍脈傳奇千年不散 |風水第一城四川閬中古城 |閬中古城 |

閬中古城,一處坐擁絕地勢江畔古城,風水地名由來地理、風水息息相關。唐代時期,此地不僅吸引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隱居停駐,獲杜甫提筆盛讚「閬州城南天下」!

閬中古城中國四大古城之一,麗江古城、古城、徽州古城齊名,素有「閬苑仙境」、「巴蜀要沖」譽。談到閬中,會提及風水之妙,中國歷代皇帝稱為「天之子」,於承天運而生皇帝而言,風水其,創造唐朝盛世明君唐太宗亦不例外,傳聞唐太宗登上帝位後,聽聞西南千里外有天子氣誕生,龍氣降生之處即是四川閬中,龍脈生成令唐太宗心生,於是派遣知名道士袁天罡,前往閬中斬斷龍脈帝位,袁天罡因而閬中結下緣份。是,說此次所斷龍脈即為阻止武則天勢,讓武周後繼無力,只能將江山歸於李氏手中,呼應袁天罡李淳風編寫天下奇書《推背圖》,預言到武曌奪李家王朝事,令人嘖嘖稱奇。

「風水」閬中特色,古人對自然地理觀察,加上天、地、人關係思考,風水堪輿因而誕生,閬中古城建址完全唐代天文風水理論建成,因而喻為「風水古城」。閬中大巴山脈、劍門山脈嘉陵江水系交匯,形成「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圍山勢鎖煙霞。」景,此種山水城融會形勢,呈現出風水學中地理四科「龍、砂、水、穴」意象。

閬中城考究建築、街道規劃,加上眾多名勝蹟、樓台亭閣,有「嘉陵三百里,閬苑十二樓,九井十八梯」美名,其中,閬苑十二樓之一、古城原點中天樓又名四排樓,閬中風水最佳典範,其位於古城中雙柵子街、北街、西街和武廟街交匯處,樓廿點五公尺三層,不管古城何處,總能一眼望到中天樓宏偉貌,而一登上中天樓頂,能古城風水之妙盡收眼底。

中天樓閬中古城風水坐標和穴位,選址建築講究,古人測量,計算出東西南北走向山脈,點空中交匯處映射到地面位置,此處修建中天樓,街道以其軸心呈現出「天心十道」風水格局,「天心」指陽宅或陰宅明堂中心,而天心十道風水師確定方位,以前、後、左、右四應之山稱交叉基礎,而明堂中心劃出十字,簡稱「 十道」,呼應天心十道風水格局,中天樓眾人譽為「閬中風水第一樓」。

有一個讓人津津樂道閬中保寧醋,因為要乘飛機,不便於攜帶,所以沒有購買。不過讓我印象是保寧醋泡腳!閬中古城滿街是醋泡腳小店,花上幾塊錢,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保寧醋泡腳,花幾塊錢,可以幫你修腳,或者按摩腳部。拿著古城走街串巷,確實累,躺沙發上泡完腳後,盡消,古城幾天,我們每天去泡腳,看見地人是每晚去,不僅因為消費,地人能承受,而且泡腳小店成為地人聚集場所,聊聊家常,,有些小店還要排隊等候。

閬中古城內處處風水,而城外白塔,是一座歷史風水塔,白塔位於錦屏山之上,隔著嘉陵江閬中城相望,同時處在河水轉彎處位置,風水學上稱其水口,傳統風水理論,水流即為龍地脈,是生氣型態顯現樣貌,代表著財源文風興衰,因而古人此處修築白塔,一把鑰匙地脈鎖上,意在生氣財源掌控。

閬中古城建築風格雲南麗江大研古鎮,是古城有著許多十分相似之處,呈棋盤式古城格局,融南北風格於建築群落,整體建築形成“半珠式”、“品”字型、“多”字型風格建築群體,是中國古代建城選址“天人合一”思維體現。走進閬中古城,建築物人第一印象,儼然進入了麗江大研古鎮,青磚黑瓦,木質結構,建築風格方面十分相似。

閬中古城保存下來古街巷達61條,院落遍布城中各處,城中會館、廟宇、民居古建築保存,閬中古城以及周邊景點有:唐代觀星台遺址、張桓侯祠、巴巴寺、觀音寺、白塔,大佛山唐代摩崖及石刻題記遺跡。進入古城不用收費,不過許多地方歷史遺址要收費,但可以購買通票,一票制參觀全城蹟。

閬中古城以前面積,可惜文革期間和八十年代之前,拆除了一大半,僅剩下沿著嘉陵江一帶古城保存。現在閬中古城和閬中新城合為,唯一區分是現代小樓,是青磚黑瓦老房子。八十年代初期,當地注重文物保護,得以保留古城一小部分,不過閬中古城是四川省保存古城,是全國現存四大古城之一,唐、宋、元、、各歷史時期古街、院落、寺院、樓閣、摩岩石刻成為古城有價值參觀景觀。

成都達閬中大巴,車費90—100元,3時到達閬中。閬中古城成為全國旅遊景點後,失去了昔日,街道上游人如織,商舖林立,喧鬧。儘管古城內禁止汽車進入,但是每天旅行團如雲而至,滿街盡是遊客,如果你想去拍幾張能看到古城小巷和街道本色照片,只能是一大清早遊客到來之前,或者傍晚遊人離去後,否則滿目是洶湧人潮。

實話說,閬中古城並是發呆理想之處,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美食旅行者,這裡會讓你失望,各種當地小吃,讓你每一餐會複。當地一些大點餐館,而且味道稱,倒不妨選擇古城路邊那些賣某一類特色小吃小店,能吃到既好吃正宗小吃,有味道讓人回味。如果說你知道哪一家有好吃,或者說有特色,你不妨地人居民,看他們去哪裡吃,即使有點小店門面,那麼,但是味道保證會讓你後悔。

川菜本來全國聞名,不過閬中飲食是川菜中有特色,是本地小吃,是值得推薦。是閬中小吃四絕:白糖蒸饃、張飛牛肉、保寧醋、牛肉哨子(紹子)涼麵,此外,古城中有油茶馓子、錠子鍋鍋盔或者鍋盔、保寧壓酒、酸菜豆花面、牛羊雜碎面、吊湯扯面、川北涼粉、粉,每到一處小吃店,足以讓你裹足不前。是鍋盔,好吃,有時候吃完飯,忍不住跑去攤子買兩個吃,好吃。

一大清早,我帶著出門,本來想拍幾張街道上無人照片,這時,古城當地居民走上街頭買。我看到很多老年人走到一家小店門口,排隊等著,我跑過去看看是啥美味佳餚,過去,是鍋狀東西,有一股茶香。煮後,店裡老人家拿出一些一圈圈油炸東西,我知道那是時候吃過,叫做“馓子”,然後狀東西倒上面,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我忍不住買了一碗,好吃了。

我問了店裡老人家,知道這“油茶馓子”,那煮鍋油茶。這個老人說,他每天做這早上一段時間,會這鍋油茶賣完了,關門了。我吃完後,店門口附近拍照,想看看是否如此,我拍了十幾分鐘照片回來,看見老人家收拾了東西,上了門板,本來想讓我們一起旅行朋友一起過來吃,看來睡他們沒有了口福。不過,我們找到一家牛肉麵館子,讓大家忍不住去吃了幾回。

閬中古城有兩個,一個是張飛牛肉,一個是閬中陳醋。一天之內,看見古城有幾撥裝隊伍,敲鑼打鼓,肩上扛著張飛牛肉大招牌,引得遊人注目和拍照。走進任何一家食品商店,能買到張飛牛肉,不過吃了後,但是覺得我們客棧門前一家滷肉店牛肉新鮮美味,晚上我們買了一大包回去,大家飽餐了一頓。

閬中現有90餘條古街巷和上百座宅院十分講究風水,是背山面水。東西街道多而,南北街道而短,既滿足了朝向,使建築錯落,層次,視野開闊,宅院多坐北朝南,納光避寒,大門開於東南,避凶主吉,院裡歇山單簷式木質穿鬥結構,灰色小青瓦,漆柱粉牆,體現出唐代風水文化和明清建築特色。

閬中古城內保留著很多蹟,文物有200處,其中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00餘處,館藏文物有3000餘件,其中國家級文物2000餘件。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數量是四川省縣級政區。例如,貢院,稱作“考棚”,位於學道街北側,是科舉時代仕子應試考場。有孔家大院,明代孔子第七十六代孫所建住宅,已有400多年曆史。該院坐南朝北,正院10間房屋左右稱組成。中間主庭,東西兩側花廳,佔地300餘平方米。

閬中古城入口,有一個牌坊,寫著“狀元坊”,之所以這個大牌坊,是因為閬中科舉文化底蘊。閬中唐代出了尹樞、尹二狀元,宋代出了陳堯叟、陳堯諮二狀元,從唐代清末,閬中共出狀元4人,文武進士115人,舉人402人,是四川出狀元地方,人才輩出,可見當時閬中科舉文化氛圍十分。

古城有很多名勝蹟,例如張飛廟,是紀念三國時蜀漢名張飛祠廟,張飛死後,追謚桓侯,稱張桓侯祠,主體建築中軸線佈局,由南向北主要山門,敵萬樓及左、右牌枋、大殿、後殿、墓亭及張飛墓和墓後園林組成。可惜,這里人潮洶湧,而且收費景點十分反感,所以是過大門而不入,反倒是喜歡古城內,看見小巷子進去看看,發現很多民居有特色,可以不慌不忙地欣賞,拍照。

喜歡古城喧鬧,其實,這些打破他們生活,是我們這些遊客所致,閬中古城居民生活受到了遊客影響和打擾,不過他們於滿街拿著四處亂竄遊客習以為,看見我們在家門口拍一通,未阻止,有老人十分地我們介紹一些民居歷史來歷。

四川說巴蜀文化,而閬中是當時巴人活動中心地區之一,巴國後一個王國於閬中,巴渝舞、川北燈戲、儺戲和牛燈竹馬流傳於閬中民間民俗藝術中,有巴蜀文化風格,古城之中,有戲台演出古代傳統舞蹈,很多喜歡非物質文化遺產遊客前往觀看。

我喜歡看看當地菜市場和集市,看看當地居民買什麼、吃什麼,於是逛完了大街小巷後,去逛古城中的菜市場,不僅看了古城集貿市場,去了城中小巷地攤菜市場。當地一些居民聊聊天。一位老人介紹了當地一些菜餚後,抱怨當地生活物價,他說這裡物價有超過成都,這成為旅遊景點帶來負作用吧。

閬中古城沿江一帶景色十分,沿著古城外圍水泥大道,可以嘉陵江景色。沿江一帶全部裝修新建了一些建築,不過確實有些,這些建築一則完全沒有當時古建築風格,經營沒有特點,倒是有游客此吃飯、喝茶、打麻,場面是。因為個人,所以沒有進去任何一家飯店體會,這裡有它獨到處吧。

閬中古城現代化風格夾擊之下,顯得,透過古老黑瓦房,看到是閬中新城小樓,影響了古城整體觀景。古城之中,到處施工,很多客棧和經營場地裝修,房子外殼之外,裡面全部拆除,如果加以監管,擔心改造之下,古城失去原有色彩,來閬中古城成了一個空有外殼新城。

閬中古城有杜家大院幾處十分客棧,是古院落改造而成,即使裡面住宿,可以進去免費參觀,裡面保持了宅子風格,只是住宿。我們住客棧是朋友推薦,坐落一家古代風水展覽館裡面,價格,儘管展覽並不是有價值,不過這個建築是有點味道。住裡面,遇到很多參觀遊客,而且大多數是旅行社帶來團隊,十分吵鬧,但是,早晚遊客散盡時候,客棧十分。

閬中,是一塊什麼地方?是怎樣一塊風水寶地?為何數千年來受到眾多風水術士、天文學家青睞?接下來,我們走進閬中這塊土地,探究閬中人文地理,解密古城風水文化。

延伸閱讀…

【特別報導】四川閬中風水城:龍脈傳奇千年不散

閬中古城:中國四大古城之風水古城

所謂「風水」,風指自然界中空氣流動,而水指是水文水質,古代風水,它人中心,天、地、人三者協調,指導人們去佔用空間,獲得 然恩賜,達到昌盛。風水,生態環境加上地形要素。那閬中有怎樣地型要素,是怎樣和風水達到契合呢?

閬中地處四川盆地北緣,嘉陵江中游,大巴山脈、劍門山脈嘉陵江水系交匯聚結形成江繞河護形勝地。 「三面江光抱城廓,四圍山勢鎖煙霞。」其山川形勢,山水城融一體。其城市選址是我國古代風水學理論指導選擇,符合「地理四科」即「龍」「砂」「水」「穴」意象。

北面蟠龍山系崑崙山一脈相承,蜿蜒磅礴,橫闊十餘裡,形成連綿不絕龍脈,且地望上蟠龍左臂、右臂、盤龍爪諸名一應俱全,顯然出自傳統風水思想,這便是風水術中說龍意象。

閬中城南錦屏山構成城南第一道景觀,坐前几案,是所謂案山。案山前群山重疊,層次,峰巒競秀,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格局,這符合了風水學中砂格局。

風水術中講究水法,風水法,得水上,而嘉陵江迂曲於閬中而其東南西面,形成「千水成垣」和「金城環抱」勢,成為風水寶地。

風水理論定論解釋閬中地理風水格局並非牽強附會,故弄玄虛。其中有科學和環境學,北面蟠龍山形成而高大雄偉天然屏障,阻擋著北部寒風,迎納著南部陽光和暖氣流,形成了氣候。而嘉陵江繞城三面閬中帶了諸多利益,嘉陵江水滋潤著這裡土地,調節其氣候,形成生態。水路交通使閬中獲得「絲鹽利,舟揖,可以通四方商賈。

閬中氣候宜人,秀峰層集,氣勢盤,天造地設如此佳境,袁天罡,李淳風風水家驚嘆,引來了諸多文人墨客此瞻巒唏噓,連詩聖杜甫此題詩60餘首,使閬中成為杜甫一生留詩地方。

閬中古城雲南麗江、山西、安徽歙縣並譽為中國四大古城。與其他古城相比,閬中古城其風水奇特見長,那閬中建築格局是怎樣和風水達到契合呢?

閬中古城面積1.8平方公里,是四川惟一保存規模古城,它棋盤式古城格局,融南北風格於建築群,堪稱中國建築藝術實物寶庫。閬中古城幾何中心位於「中天樓」之處,中國古代「崇方」、「尚中」,所以城中心確定和安排是城市建設重中之重。 「中天樓」位於城中東西南北主幹道交會處,應風水「天心十道」喻,乃閬中城正穴。城內街巷,以此為核心四展開,「案山」並據底景,所謂「城中飛閣危亭,處處軒窗錦屏」。

「中天樓」為中心還分佈著保寧府署、川北道署、文廟、武廟衙署機構和宗教文化建築符合風水「京都朝殿正穴,州郡公廳正穴」之說。

閬中現有90餘條古街巷和上百座宅院十分講究風水,是背山面水。東西街道多而,南北街道而短,既滿足了朝向,使建築錯落,層次,視野開闊,宅院多坐北朝南,納光避寒,大門開於東南,避凶主吉,院裡歇山單簷式木質穿鬥結構,灰色小青瓦,漆柱粉牆,體現出唐代風水文化和明清建築特色。

延伸閱讀…

風水第一城四川閬中古城

閬中,不僅美食有「四絕」,還被稱為風水之都和春節文化發源地

風水術古代天文曆法有著輔成關係。而伏羲可謂是閬中風水第一人,相傳伏羲母親華胥,生活華胥水邊,因為踩了雷神足跡而懷上伏羲,《路史》注釋說:「華胥淵,蓋因華胥居之而名,乃閬中渝水地。伏羲創製八卦學說,其中有於宇宙起源猜測,而且八卦衍生出卦氣理論是我國古代製定曆法。可以說,八卦學說學習天文知識提供了基礎支持。所以,後代很多天文學家既是出名風水學家。八卦、風水、天文有著一脈相承「天地人和諧」理念,這一理念閬中能夠成為民間天文文化中心原因。

風水寶地和人傑地靈聯繫一起,閬中山川鍾毓秀,人文化成,代多聞達,科甲鼎盛,那麼古代科舉和風水有著怎樣關係呢?

閬中古城東邊入口,街口矗立著一座氣派、繪飾牌坊,這狀元坊,狀元坊是閬中人紀念閬中歷史上尹樞、尹極、陳堯叟、陳堯諮四位狀元建立。值得一提的是這四位狀元是兩對親兄弟。這科舉取士1300多年間同一個地方出現兩對兄弟狀元是有。此外,閬中出了115位進士、404名舉人、317名貢生。成為了名副其實風水寶地。

閬中人才輩出,這和閬中以來重視教育和文人取士是分不開,因此諸多文化建築,歷史長河洗滌種保留了下來讀書岩狀元街,三陳街,一元、二元、三元、四元街,狀元坊,以及魁星樓、棚諸多名、餘跡及古建文物,無不反映古代閬中「鬱鬱乎文哉」風尚。

但文廟、學宮、書院其選址佈局,城市規劃建設中佔有地位。這方面風水理論倍加關注,並世俗生活中產生了影響。古人認為,文廟,書院選址,符合了風水理念,學子們科舉考試中才能得以高中,這是古代學子得以寄託其理想追求,或取得心理上調節。例如文峰塔、文昌閣類文化景觀建築,遍及古代中國城鄉,實際上是因為風水說影響成就。

風水,於受到歷史條件限制,是世俗迷信思想影響,以至於過分玄奧,過多糟粕,使風水說受到種種非議和,但去其糟粕,去偽存,它蘊有哲學、科學、美學內涵。美國城市規劃權威開文·林奇其代表作《都市意象》一書中,稱風水理論是一門「前途無量學問」,專家們正在這方面謀求發展」。風水學,吸引了多人研究和關注。與此同時,閬中風水文化走進了人們視野,引來了多人關注。

如今,多遊人走進閬中這塊土地,涉足大院,叩問著古城老街,人們觀賞古城風貌中,體味著閬中古城風水文化,感受著閬中古城穿越時空……

閬中,這位女子,她優美的姿態展現人們面前!

天宮院是紀念唐代天文學家袁天罡、李淳風而建。這裡有他們「金針插銅錢」傳說、中華第一預言奇書《推背圖》、稱骨算命「稱骨塔」,不管你是否有天文,定會它著迷。

來到中天樓,你來到了古城中心。雙柵子街、北街、西街和武廟街,這四條街中天樓軸心,東南西北延伸開去,像兩條坐標軸,定格了空間,定格了時間。

樓上有一座伏羲雕像,雙手托舉一輪八卦圖,雙目凝視著眼前「天心十道」和窗外世界,思考著風水奧秘吧……

不可錯過看點:中天樓是閬中古城風水坐標和穴位所在,可以俯瞰到古城灰色屋瓦和交錯街巷,古城街道縱橫走向一覽無餘。

說起閬中,大多數人肯定想到是干、、、,肉質紋絲張飛牛肉!對!但閬中美食不只張飛牛肉,閬中美食有四絕,即:白糖蒸饃、張飛牛肉、保寧醋、保寧壓酒。此外,關於閬中美食,有這樣一首詩:張飛牛肉燻賣,白糖蒸饃紅章蓋;男女吃醋不爭風,窯壓清酒飄四海;奉國大米做豆腐,油茶饊子趕台;涼麵套勺臊子,出爐鍋盔夾涼菜。這麼多好吃,讓人吃到!

張飛牛肉如此出名,那麼閬中張飛有什麼關係呢?三國時期,益州後,劉備任張飛巴西郡太守,郡府設閬中。世人知張飛,只有閬中人才知道他愛民如子、治理有方。張飛閬中駐守7年,他通曉農業手工業相關知識技能,來到閬中後,他開始教民農、發展生產並且教授種桑養蠶技術。閬中張飛政期間進入了前所未有發達階段。因此閬中人張飛愛戴,張飛將軍視作這座古城守護神,他們心目中圖騰。

好吃,閬中是聞名全國歷史文化古城。閬中古城已有2300多年建城歷史,為古代巴國蜀國軍事重鎮。閬中古城有張飛廟、永安寺、五龍廟、滕王閣、觀音寺、巴巴寺、大佛寺、川北道貢院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邵家灣墓群、文筆塔、石室觀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紅四方面軍總政治部舊址、華光樓2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