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 朝代】風水和氣運的聯繫 |風水師必備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 |

【風水 朝代】風水和氣運的聯繫 |風水師必備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 |

要成一個風水大家,不僅停留術和法層面。修為眼界深度廣度是必備,天文地理歷史人文是必修,博古通今才能推演華夏風水史,懂天文地理才能了解歷史朝代興衰時空。

面歷史家庭,我們儿戲不得。虛心,是成為大家素養。

577年 北周滅北齊,北方統一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繼承北周 北朝結束

夏商和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列,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完。

朝 代
起 訖

今 地


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縣

①商
前1675-1029年

河南商丘


西周
②前1029-771年
鎬京
陝西西安

東周
前770-256年
洛邑
河南洛陽


前221-207年
咸陽
陝西咸陽


③西漢
前206—公元25
長安
陝西西安

東漢
25—220
洛陽
河南洛陽

三國

220-265
洛陽
河南洛陽


221-263
成都
四川成都


222-280
建業
江蘇南京

西晉
265-317
洛陽
河南洛陽

東晉十六國
東晉
317-420
建康
江蘇南京

④十六國
304-439

南朝

420-479
建康
江蘇南京


479-502
建康
江蘇南京


502-557
建康
江蘇南京


557-589
建康
江蘇南京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洛陽
河南洛陽

東魏
534-550

河北臨漳

北齊
550-577

河北臨漳

西魏
535-557
長安
陝西西安

北周
557-581
長安
陝西西安


581-618
大興
陝西西安


618-907
長安
陝西西安

五代十國
後梁
907-923

河南開封

後唐
923-936
洛陽
河南洛陽

後晉
936-946

河南開封

後漢
947-950

河南開封

後周
951-960

河南開封

⑤十國
902-979


北宋
960-1127
開封
河南開封

南宋
1127-1279
臨安
浙江杭州


907-1125
皇(上京)
內蒙古 巴林左旗

西夏
1038-1227
興慶府
寧夏銀川


1115-1234
會寧
阿城(黑龍江)


北京

開封
河南開封


1206-1368
大都
北京

1368-1644
北京
北京


1616-1911
北京
北京

中華民國
1912-1949
南京
江蘇南京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附註:① 約公元前14世紀盤庚遷於殷,此後商成為殷。 ②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中國歷史確切紀年開始。 ③ 包括王莽建立”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時期,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建立了農民政權。公元23年,王莽政權滅亡。公元25年,東漢王朝建立。 ④ 這時期,我國北方,後存在過一些政權,其中有:漢(前趙)、成(成漢)、前涼、後趙(魏)、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北涼、南燕、西涼、北燕、夏國,歷史上叫做’十六國’。搜公眾號,中國風水研究會。 ⑤ 這時期,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外,後存在過一些政權,其中有:吳、前蜀、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南平)、後蜀、南唐、北漢國,歷史上叫做’十國’。

① 約公元前14世紀盤庚遷於殷,此後商成為殷。

③ 包括王莽建立”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時期,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建立了農民政權。公元23年,王莽政權滅亡。公元25年,東漢王朝建立。

宋齊梁陳,南方更替。北十六國,五胡分治。

④ 這時期,我國北方,後存在過一些政權,其中有:漢(前趙)、成(成漢)、前涼、後趙(魏)、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北涼、南燕、西涼、北燕、夏國,歷史上叫做’十六國’。搜公眾號,中國風水研究會。

⑤ 這時期,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外,後存在過一些政權,其中有:吳、前蜀、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南平)、後蜀、南唐、北漢國,歷史上叫做’十國’。

① 約公元前14世紀盤庚遷於殷,此後商成為殷。

③ 包括王莽建立”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時期,爆發大規模農民起義,建立了農民政權。公元23年,王莽政權滅亡。公元25年,東漢王朝建立。

④ 這時期,我國北方,後存在過一些政權,其中有:漢(前趙)、成(成漢)、前涼、後趙(魏)、前燕、前秦、後燕、後秦、西秦、後涼、南涼、北涼、南燕、西涼、北燕、夏國,歷史上叫做’十六國’。搜公眾號,中國風水研究會。

⑤ 這時期,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外,後存在過一些政權,其中有:吳、前蜀、吳越、楚、閩、南漢、荊南(南平)、後蜀、南唐、北漢國,歷史上叫做’十國’。

2.漢惠帝(劉盈)——來去匆匆,過眼雲煙

7.漢新帝(王莽)——奪權,守權

57.五代十國南唐烈祖(李界)——後廢吳主自立,建立南唐

83.明世宗(朱厚熄)——近支即位,承大統

97.清文宗(咸豐)——有重整江山心,無回天之力

中國華夏,炎黃子孫。三皇五帝,傳位禪讓。

禹傳啟夏,始立家邦。湯伐夏桀,滅夏建商。

武王伐紂,西周勝強。幽王烽火,國人暴動。

共和行政,東周洛陽。春秋五霸,齊桓宋襄。

晉文秦穆,有楚莊。戰國七雄,無視周室。

秦楚齊燕,韓趙梁。贏政統一,自稱始皇。

陳勝吳廣,寧有種乎。楚漢相爭,高祖劉邦。

長安建漢,文景之治。王莽篡漢,改更制。

綠林赤眉,風起雲湧。劉秀興兵,更始玄漢。

東漢,光武中興。蒼天死,黃巾當立。

魏蜀吳,三國鼎立。司馬代魏,西晉是立。

八王,匈奴滅晉。衣冠南渡,淝水東晉。

左右昭儀,丞相。

北魏東西,北周北齊。南朝北朝,隔江對峙。

北周楊堅,取代周帝。自立隋朝,滅陳一統。

隋亡建唐,高祖李淵。貞觀治,女主武王。

安史,鹽販黃巢。朱溫滅唐,建樑汴。

五代十國,分裂重現。南北十國,各自苟延。

中原五代,梁唐晉漢。郭柴後周,陳橋兵變。

匡胤建宋,於汴。襲後周,半統天下。

西夏遼金,欒淵盟。金襲汴京,靖康。

康王南渡,行臨安。韃子蒙古,成吉思汗。

聯宋滅金,崖山亡國。鐵騎歐亞,蒙元大都。

洪武滅元,光復漢室。成祖永樂,移順天。

閹黨政,自成造反。明帝崇禎,自縊煤山。

闖王進京,四十二天。三桂清兵,辮子入關。

康乾兩世,吃糠喝。鴉片戰爭,列強侵犯。

太平天國,曇花一現。戊戌變法,維新百天。

辛亥革命,中山世凱。走向共和,溥儀遜位。

封建王朝,止於宣統。夏至清,年計四千。

有了君主,有了后妃。君主后妃有等級序位。然夏、商后妃製史料,故不得而知。

據《禮記》所言,周朝后妃序位是:天子有後、有夫人、有世婦、有嬪、有妻、有妾。天子內廷後圯等級建置與天子外廷官僚機構是應。天子立六百、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聽天子之外治,明章天下男教,達到外和而國治目的。天子後立六官、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聽天下之內治,明章婦順,使天下內和而家理。以此而言,在家國一統傳統社會,天子後作為天子配偶,“正位宮闈,同體天王”,君主政治中有一席之地。她們職務是聽天下之內治,天子外治相配合。

秦朝滅亡六國,那些亡了國妃嬪、公主們“辭樓下殿,輦來於秦,朝歌夜弦,秦宮人”。故秦朝后宮,宮備七國,爵列八品。秦始皇每攻破諸侯,咸陽北阪上仿造其宮殿,俘獲諸侯美人以及鐘鼓聲樂充實其中,所以杜牧《阿旁宮賦》說,秦皇后宮后妃美女洗胭脂水渭水染成紅色,可見其后宮婦女多。帝祖母曰太皇太后,帝母曰皇太后,嫡(妻)曰皇后。妾稱夫人。夫人之下,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使、使。可惜秦朝后宮雖人數眾多,卻秦始皇母親趙太后外,餘無一人青史留名。

西漢初期,沿襲了秦時皇后稱號。設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使、使妃嬪稱號。

漢元帝置了昭儀,有五官、、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

妃嬪級擴充到十四。且各有爵位:昭儀位視丞相,爵諸侯王。婕妤視上卿,比列侯。烴娥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容華視二千石,上造。美人視二千石,上造。八子視千石,中。充依視千石,左。七子視八百石,右庶長。良人視八百石,左庶長。使視六百石,五大夫。使視四百石,公乘。五官視三百石。視二百石。無涓、共和、娛靈、保林、使、夜者視百石。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視鬥食俸。

延伸閱讀…

風水和氣運的聯繫_朝代

風水師必備: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_公元前

五官以下,葬司馬門外。

漢時,只有先朝皇后可尊為皇太后。如嗣皇帝是妃嬪所生或皇族宗室中而來者,其生母不得稱(皇)太后。但有個別例外。如漢哀帝是諸侯王之子過繼而來,其祖母傅昭儀尊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尊為帝太后。加上尊為太皇太后漢成帝母王政君,皇太后成帝皇后趙飛燕,宮中出現了四位太后並尊奇景。

王莽新政恢復周禮標榜,故他后宮製完全採納了《禮記》和《周禮》說法。其罷漢朝妃嬪稱號,模仿先秦時期,自創了和、嬪、美、禦四等稱號。和三人,嬪九人,美二十七人,禦八十一人。其他各是以此基礎而各有增減。

東漢光武帝建國,去繁為,妃嬪稱號共有四等:貴人、美人、宮人、採女。

貴人授予金印紫綬,俸祿粟數十斛。美人、宮人、採女沒有爵位和俸祿。

值得一提的是,西漢時期諸侯王正妻稱王后,母稱王太后。東漢時,隨著諸侯王封地縮減,王后改稱王妃,王太后改稱王太妃。

漢時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稱妃,妾曰良娣、孺子。

曹操魏王時,王后之下妃嬪稱號有五等:夫人、昭儀、倢伃、容華、美人。

明帝曹叡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廢除順成稱號。

貴嬪、夫人,位次皇后,爵無所視;淑妃位視相國,爵諸侯王;淑媛位視御史大夫,爵比縣公;昭儀比縣侯;昭華比鄉侯;修容比亭侯;修儀關內侯;倢伃視中二千石俸;容華視二千石俸;美人視比二千石俸;良人視千石俸。

蜀有貴人、昭儀,吳有夫人、美人,其餘。

兩晉時期妃嬪級晉武帝司馬炎漢魏制度,修改而成。

南北朝時期,后宮名號序位有增減。

宋武帝建國初廢除人、中才人稱號,其餘晉制。

孝武帝孝建三年,廢除夫人稱號,創制了貴妃稱號,貴妃、貴嬪、貴人三夫人。昭儀、昭容、昭華來代替九嬪中修華、修儀、修容,設置了中才人、充衣。貴妃位比相國,貴嬪丞相,貴人三司(司馬、司徒、司空)。

明帝泰始二年,廢除淑妃、昭華、中才人、充衣稱號,設置了修華、修儀、修容、人、良人。泰始三年,廢除貴人,代之以設置貴姬;置昭華,增加了淑容、承徽、列榮。

齊高帝建元元年,設置貴嬪、夫人、貴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九嬪,美人、中才人、人散職。

永明元年,貴妃、淑妃、貴人三夫人,廢除夫人稱號。九嬪中了一員,永明七年,增加昭容。

太子妾分三等:良娣、保林、人。良娣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人駙馬都尉。

左右昭儀位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三嬪視三卿,六嬪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禦女視元士。

後設置女官,掌管內司。內司尚書令、僕。

三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

武成帝好色,廣置妃嬪。清河年間,制設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女。妃嬪稱號有:

左右昭儀,丞相。

延伸閱讀…

哪個朝代風水最厲害

南京為何風水差?歷代建都南京的朝代都很短命。秦始皇曾派 …

其後立二後,妃嬪加倍。置左右娥英,左右丞相,降昭儀二大夫。置淑妃一人,相國。

北周宣帝稱為天元皇帝,皇太后尊為天元皇太后,設正陽宮皇后、天皇太后、天皇后、天右皇后、天左皇后,后宮制度全亂了。

二年二月,改制詔天制,敕天敕。頌令:

尊天元皇后天無皇太后,天皇太后李氏為天元聖皇太后,天元皇后楊氏天元皇后,天皇后朱氏天大皇后,天右皇后元氏天右大皇后,天左皇后陳氏天左大皇后,正陽宮皇后稱皇后。

隋文帝前期,獨孤皇后悍妒,妃嬪只是設稱號。有:

嬪三員。掌教四德,視三品。

世婦九員。掌賓客祭祀,視五品。

女禦三十八員。掌女功絲枲,視七品。

設置六尚、六司、六典,統攝,掌宮掖政。

尚宮,掌導引皇后及閨閣禀賜。管司令三人,掌圖籍法式,糾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璽器玩。

尚儀,掌禮儀教學。管司樂三人,掌音律事;典贊三人,掌導引內外命婦朝見。

尚服,掌服章寶藏。管司飾三人,掌簪珥花;典櫛三人,掌巾櫛膏沐。

尚食,掌進膳。管司醫三人,掌方藥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尚寢,掌帷帳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鋪設灑掃;典執三人,掌扇傘燈燭。

尚工,掌營造百役。管司製三人,掌衣服裁縫;典會三人,掌財帛出入。

六尚各三員視九品,六司視勳品,六典視流外二品。

獨孤皇后去世後,文帝嬪上設置貴人三員,嬪人數增至九員,世婦增至二十七員,禦女增至八十一員。

隋煬帝即位後,“后妃嬪御無嫠婦職,唯端飾,陪宴遊而已。”而且,煬帝參詳典故,另出心裁,貴妃、九嬪、世婦、禦女各取名號,各有品秩。

婕妤,十二員。三品。

世婦:美人、人十五員,四品。

寶林:二十員,五品。

禦女:二十四員,六品。

女禦:採女,三十七員。七品。

以上各級,總計一百二十人。

有承衣刀人,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美式孩子和教育風水問》是水風居士繼《看房買房住房怎樣問風水》後第二部潛心力作。運用美國化風水,配合中國傳統五行命理,加上當前流行飛星風水,教你像專業風水大師,自己孩子和教育風水。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見」,你要做孩子伯樂,得學會看孩子教育風水,遵循風水命理,發揚風水運,讓你孩子成長成材,成龍成鳳!

筆名水風居士美籍華人實名叫徐華峰,畢業於中國北京大學和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現居美國新澤西州水風居士美國生活了二十二年。他主業是高級計算機數據庫管理諮詢工程師,是資深美國房地產經紀人。他是資深美式風水研究員和推廣人。 … 繼續閱讀

風水命理講究女人水,男人如火。 《美式男左女右風水問》是美國水風居士獻中國農曆癸巳蛇年男女流年風水詳解。 2012 水土龍年去,2013 水火蛇年到來。這一年裡,男女大戰會登峰造極嗎?這本風水問裡,美國水風居士教你運用一個風水公式來揭示天下男左女右什麼相合、相左、或者水火不容。你會看到風水上怎樣趨吉,避凶,補救,或者後放棄你尋偶、戀愛、婚姻!

筆名水風居士美籍華人實名叫徐華峰,畢業於中國北京大學和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現居美國新澤西州水風居士美國生活了二十二年。他主業是高級計算機數據庫管理諮詢工程師,是資深美國房地產經紀人。他是資深美式風水研究員和推廣人。 … 繼續閱讀

南京,稱有越城、石頭城、秣陵、金陵、建業、揚州、建鄴、建康、秦淮、升州、蔣州、上元、白下、集慶、應天、江寧、天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會”稱,是中華文明地。南京歷史,有著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令范蠡築城於今南京中華門外,這是南京建造一座城池,史稱“越城”。它是南京地區有確切年代可考古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石頭城築金陵邑,金陵名源於此。楚國滅亡,秦改金陵邑秣陵縣。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迴歸,金陵時,幾個陪同望氣術士見金陵四周山勢峻秀,地形,秦始皇說:金陵有天子氣。

秦始皇一聽,命人開鑿方山,使淮水流貫金陵,王氣洩散,並金陵改為秣陵。 “秣”是草料意思,意即這裡不該稱金陵,只能貶為牧馬場。相傳三國時,諸葛亮赤壁戰前夕,出使東吳,孫權共商破曹大計。說,諸葛亮途經秣陵縣時,特地騎馬到石頭山觀察山川形勢。他看到鐘山首群山,像蒼龍蜿蜒蟠伏於東南,而以石頭山終點西部諸山,像猛虎雄踞大江之濱,於是發出了“鐘山龍蟠,石頭虎踞,乃帝王宅”讚嘆,並孫權建議遷秣陵。建安十六年(211年),孫權京口(今江蘇鎮江)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建業,取“建功立業”意。黃武八年四月甲申(229年5月11日),武昌稱帝,改元黃龍。九月,遷建業,為南京建都始。時童謠雲:“寧飲建業水,食武昌魚;寧建業死,武昌居。”

孫權南京後,東吳存52年(229-280年)讓西晉滅掉了,傳4帝。奇怪的是,接下朝代是短命王朝。大明王朝,後遷北京而存在277年外,其他8個,是東晉王朝,延續了104年(317-420年),傳11帝。餘下是:南朝宋:60年(420-479年),傳8帝;南朝齊:24年(479-502年),傳7帝;南朝梁:56年(502-557年),傳7帝;南朝陳:33年(557-589年),傳5帝;南唐:39年(937-975年),傳3帝;太平天國:12年(1853-1864年);中華民國:38年(1912-1949年)(後退守台灣,)。

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癸卯,朱元璋與臣僚討論建都地址,雖然心有遷念頭,圖慕北京和關中,但討論到後,他是認為南京風水。據《明太祖實錄》(卷四十五)載,朱元璋說了這樣話:“今建業長江天塹,龍蟠虎踞,江南形勝地,足以立國。”但朱元璋死後傳位於孫子朱允炆,其四子發動“靖難役”奪取政權,遷北京。南京作為明朝都城只有區區53年(1368-1421年)。南京雖然是“帝王宅”,但並不能保證國運。這種“短命現象”,引起了人們南京帝王風水懷疑和非議。中華民國南京時,產生了分歧。 1912年2月14日,臨時參議院召集會議,專門審議一事。會議採用投票表決方法,決定於何處。表決結果,讓心儀南京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十分:北京20票;南京5票;武昌2票;天津1票。孫中山當時火,決定第二天投票,選擇南京。黃興配合孫中山,出言威脅:“明日先生意願行事,我派憲兵議員綁了出來!”後來威逼之下,出席會議27名參議員改變了態度:南京19票;北京6票;武昌2票。中華民國政府南京複議案,得以。

那麼,什麼會這樣呢?有人直接往上刨根問底,認為南京說成“帝都”,是諸葛亮使壞,後人中了諸葛亮風水詭計。古代風水中“四說”(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時期,秦漢時流行了,但南京風水“後玄武”。即所謂南京“前有照”,後沒有“靠”,北面是一條滾滾東流長江。南京確有王氣,秦始皇時出現了。但因為靠這條大江,江水急,風水輪流,王氣洩得,改朝換代,所以此王朝會短命,而會有萬年基業。這是風水缺陷,是致命一點。諸葛亮劉備圖謀統一中國大業時候,有意搞了這個風水陰謀,“陷害”孫權,東吳政權“騙”到江東說,此地王氣不長,一是因為當年楚王埋金鎮了王氣,二是因為當年秦始皇斬斷地脈斷了龍氣,因此東吳會“斷氣”,擔心它成氣候。有人說,南京王朝短命,是南京陰氣太重,“陽壓”。有人認為:南京是中國歷史上權宜,臨時,因為它符合中國坐北朝南統治思想。北方,抱守南京,面向南方,總會有芒刺在背感覺,江北敵人佔領,一江之隔,國完全暴露敵人虎視之下,危險可想而知。